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8-20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杨振超
    2010, 12(4):  1-4. 
    摘要 ( )   PDF (13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以矿业为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引性。在环境、要素、结构、运作机制和功能等诸多方面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着矿竭城衰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在讨论循环经济及其经济特性的基础上,探析了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在产业链的修复与重构的导向作用。并以淮南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从明确产业转型方向、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实现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资源战略
    核电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何鸿, 张寿庭, 韦龙明, 徐毅
    2010, 12(4):  5-8. 
    摘要 ( )   PDF (12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核电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国内外铀矿资源分布特点。从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缓解环保压力重要途径。应加大国内铀矿勘探力度,鼓励国内核电公司积极参与海外铀矿勘探开发,培养高素质核工程人才,提高核电站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通过多种途径为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运输发展方向研究
    缪瑞
    2010, 12(4):  9-13. 
    摘要 ( )   PDF (12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对于物流,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第三利润源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尖锐。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物流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输是整个物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作业环节,推进绿色运输,使物流运输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是实现绿色物流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绿色运输的内涵;分析了物流运输对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实施绿色运输的3个行为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公众,分别提出了绿色运输的实施策略。

    资源评价
    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张臣, 吴克宁, 陈涛, 马淑华
    2010, 12(4):  14-18. 
    摘要 ( )   PDF (12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浙江省1996年详查数据和2006年土地更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近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分析,选取农业人口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38个自然及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3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政策以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矿业遗迹开发利益相关者风险G1模糊综合评价
    曹荣, 张瑞红, 郭章林
    2010, 12(4):  19-23. 
    摘要 ( )   PDF (1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矿业遗迹开发项目的总体目标出发,给出了矿业遗迹开发项目风险的定义,分析了其风险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矿业遗迹开发项目风险G1模糊综合评价框架。综合应用各种风险识别方法,对矿业遗迹开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详细的阐述,建立了矿业遗迹开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法确定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了各风险因素的模糊隶属关系,构建了风险评判隶属矩阵,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项目总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1个省份为例
    王晓青, 李建强
    2010, 12(4):  24-28. 
    摘要 ( )   PDF (12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揭示影响我国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因素,本文运用Jeffry模型测算了我国31个省份的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我国31省份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差异显著且有5个显著影响因素。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土地市场交易程度与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与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也显著影响配置效率。

    北极圈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卢景美, 邵滋军, 房殿勇, 王欣然
    2010, 12(4):  29-33. 
    摘要 ( )   PDF (20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待发现的油气资源超过4 000亿桶(545亿t)油当量,占世界待发现资源量的四分之一之上,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战略接替区。本文应用BP、IHS和USGS等多家石油和能源公司以及评估机构的研究数据,对北极圈内已发现油气和待发现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分别作了统计分析,研究认为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4个国家,待发现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8个主要的含油气盆地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喀拉海和东巴伦支海盆地,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北坡盆地以及临近海域。本文针对这3个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盆地作勘探潜力分析,并初步探讨中国油气公司进入北极的策略。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复杂断块成藏研究与实践——以涠洲D-8构造为例
    李颂, 程光华
    2010, 12(4):  34-40. 
    摘要 ( )   PDF (25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经历了下断上拗的发展演化历程。古近系复杂断块油气成藏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位于②号断裂东段的涠洲D-8含油构造经历了研究—钻探—再研究—再钻探的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勘探历程。该构造已钻3口井反映该区带成藏模式主要为岩性油藏,储层为来自东北长轴方向不同期次的砂体,但仅具有大的沟源断层的砂体才能成藏。经精细刻画该构造区发育多个具备沟源断层的砂体,还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

    吉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徐喆, 张立峰
    2010, 12(4):  41-45. 
    摘要 ( )   PDF (13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主要是通过城市竞争得以实现的,因此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不可忽视。文章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力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 15.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测度9个城市的各项旅游竞争力现状,比较分析城市间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及特点,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实现城市旅游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协调吉林省城市旅游竞争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新疆西准噶尔哈图—包古图地区金铜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张超, 赵娥, 王科强, 郭杏明, 牛翠祎
    2010, 12(4):  46-52. 
    摘要 ( )   PDF (15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准噶尔哈图—包古图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之一,采金历史悠久,金铜成矿条件优越。在对该地区金铜成矿条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利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对区内的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6处。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哈图地区EW、NW、NE三组断裂交汇部位出露的玄武岩区控制了大型金矿床的产出;包古图地区小岩体及中基性—中酸型脉岩集中出露区控制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产出,小岩体外围是寻找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有利部位;此外,宝贝—萨尔托海、博孜阿特、庙儿沟岩体东侧及西南侧地区亦为有利成矿预测区,应加强其中的地质找矿工作。

    资源管理
    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冲突及其协调
    何艳梅
    2010, 12(4):  53-57. 
    摘要 ( )   PDF (12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各国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国际水污染的加剧,使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此起彼伏,也增加了发生新冲突的可能性。确立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分配标准,开发替代水源,是协调这种冲突的有效办法。沿岸各国在分配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其次是生态系统的需求,之后是经济和社会需求;沿岸国在关注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同时,也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积极开发各种替代水源。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曾光建, 陶军德, 关国锋, 刘杰
    2010, 12(4):  58-61. 
    摘要 ( )   PDF (12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分解建设用地指标,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选取了固定资产投入、城镇人口、规划实施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等4项对建设用地需求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利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并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伊春17个地区建设用地分配系数。伊春市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可预见性,本文在预留20%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按照分配系数将剩余指标分配到伊春17个地区。

    油田地方产权冲突及其治理机制探析
    李永波
    2010, 12(4):  62-66. 
    摘要 ( )   PDF (12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与地方的产权冲突是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常态问题,困扰着我国石油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指出导致油地关系冲突的根源既不在于油气资源和集体土地之间复杂的产权关系,也不在于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而是在于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集体土地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构成地点专用性资产。在资产高度专用性的条件下,解决利益冲突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方案是进行纵向“一体化”,在对依附于土地的农民不能够进行完全一体化的情况下,地方农民有组织的制造冲突并要求油田进行补偿,始终是地方组织的最优选择。因此,单纯依靠资源矿权和集体土地产权的产权关系调整将无助于解决油地关系冲突,解决油地关系冲突的关键在于实现油田和地方关系的社会链接,有序的社会链接将使油地关系和谐发展成为一种可自我执行的治理机制。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杨锋, 袁春, 周伟, 曹银贵, 钱铭杰
    2010, 12(4):  67-73. 
    摘要 ( )   PDF (13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城镇、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研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人为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环境,社会因素包括城市化和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技术水平和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和地价,人为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宏观调控和文化习俗等。研究认为,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促进性因素,人为因素是控制性因素,各因素必须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

    露天开采及土地复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为例
    刘小翠, 白中科, 马萧, 温靓靓, 孟凡更
    2010, 12(4):  74-78. 
    摘要 ( )   PDF (13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炭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能够比较精确地体现出采矿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为例,根据遥感影像以及矿区开采工序,以Constanza划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选取与胜利东二号矿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即物质生产能力、调节空气、涵养水源、土壤保护及旅游文化,研究该区域2005、2009、2035年3个时间点只开采及边开采边复垦两种不同情景下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边开采边复垦下的生态服务价值远远大于只开采而不采取任何生态重建措施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即土地复垦有效地提高了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西南丘陵井工煤矿区破坏土地复垦措施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为例
    郭利刚, 白中科, 王金满, 杨延君
    2010, 12(4):  79-84. 
    摘要 ( )   PDF (15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南丘陵地区煤矿的大面积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如何解决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破坏成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以西南丘陵区贵州黔西青龙煤矿为例,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矿区土地破坏类型提出了矿区破坏土地的复垦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裂缝充填、土地平整、梯田工艺、排灌工程;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有植物筛选、种植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通过以上复垦措施的实施来引导西南地区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今后其他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探讨 ——以海伦市基本农田示范区为例
    靳取货, 吴克宁, 王金满, 汤怀志, 刘园秋, 邹一旻, 廖谌婳
    2010, 12(4):  85-90. 
    摘要 ( )   PDF (16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农田建设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寒地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潜力巨大,但寒地、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该区在农业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模式,把示范区建设和当地一般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治冻害、控制返浆、保育黑土等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调控措施,以为该区域的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资源产业
    中国煤层气产业规制与产业发展
    蔡敏
    2010, 12(4):  91-94. 
    摘要 ( )   PDF (12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重大。煤层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在中国储量丰富但利用率低,其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的政府经济政策的保驾护航。微观经济学领域的规制理论对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发展起着保护和引导作用,同时也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需要进行着调整。合理的规制政策将促使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这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总结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及国外能源产业的规制发展,指出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刚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产业规制发展趋势已趋于放松规制,中国的煤层气产业仍需要政府合理、适度的规制才能健康发展,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规制立法,这是保障规制执行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河南省常规能源投入产出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苏晓红, 王世威, 罗晨阳
    2010, 12(4):  95-99. 
    摘要 ( )   PDF (13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投入产出表1980年以来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工业GDP与常规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因能源投入过量而属于技术无效,河南省常规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工业采取措施。要促进节能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和能源行业集中度,获取工业能源消费的规模效益;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能源结构,协调发展常规能源和清洁能源。

    世界黄金产业分析
    韩美玲, 张德会
    2010, 12(4):  100-106. 
    摘要 ( )   PDF (16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世界黄金储量和100多年来的产量历史以及全球黄金产业格局的演变趋势,发现世界黄金产量形成了明显的周期近乎一致的波峰和波谷现象。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产量下降过程,预测今后全球黄金产量的高峰和低谷之间的间隔将有所缩短。35年来全球黄金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传统四大产金国产量下降趋势减缓,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产金国黄金产量在稳步上升。近10年来全球黄金现金成本逐年上升,但目前黄金价格的强劲上升,将释放近几年被压缩的产能。随着本轮经济危机中黄金因发挥避险功能而带来的价格上涨,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黄金产量的下降趋势将减缓并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资源开发
    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孙金凤, 刘清志
    2010, 12(4):  107-112. 
    摘要 ( )   PDF (12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各地区风能资源参数详细的统计、录入和计算得知:东营市东营区、利津县以及德州市庆云县为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区,可以利用风能资源进行发电或风力提水;东营市河口区、滨州无棣县、潍坊昌邑市以及烟台莱州市为风能资源可利用区,也可根据当地条件建设风电场进行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上,通过对黄河三角洲风力发电现状研究,分析出风能开发利用中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希望能为黄河三角洲风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论乡村旅游的消费导向与乡村性塑造的基础
    陶玉霞
    2010, 12(4):  113-118. 
    摘要 ( )   PDF (12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生产着消费,欲望是可塑的,乡村旅游供给肩负着为乡村旅游者消费“导向”的责任。“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在资源及组合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实现开发导向引导消费趋向,实现乡村性的回归和重塑,使乡村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没有经济负担的创造性活动。乡村性的塑造要建立在总体构架、经济支撑、人性解放、传统保护、特色强化的基础上,加强乡村软实力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生态化开发为原则,以小农体系为支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创意中国特色精致产品。

    黔灵山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及保护性开发探讨
    文雪峰, 魏晓, 杨瑞东
    2010, 12(4):  119-128. 
    摘要 ( )   PDF (3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灵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能够代表本地区地质历史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为主 , 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 因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闻名遐迩,是集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于一身的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地质遗迹及地质景观是其主要景观。本文就黔灵山公园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性开发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

    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成矿系统及开发条件
    刘正荣, 杨永强, 李钟山, 陈兴华, 王斯林, 张世勤
    2010, 12(4):  129-132. 
    摘要 ( )   PDF (14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特征为含矿热液沿构造贯入矽卡岩和大理岩地层中成矿。笔者总结了索拉吉尔铜钼矿的成矿系统,认为昆北早古生代中期(奥陶—志留纪)弧后裂陷,热水沉积了滩间山群岩系,成为初始矿源层,印支期岩浆活动为该区带来了强大的热动力条件,热液交代作用重塑了层矽卡岩。成矿元素沿构造薄弱的破碎矽卡岩以及大理岩中发生矿化富集,叠加成矿。论文对该成矿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在肯德可克建设矿城的充要条件。 

    资源环境
    国际污染产业转移对广东省环境影响分析
    汤清, 袁慧明
    2010, 12(4):  133-137. 
    摘要 ( )   PDF (13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选取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废水、SO2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环境指标,运用Eviews5统计软件,对国际污染产业转移与广东省环境污染进行相关分析,再与剔除外国直接投资(FDI)影响后的人均GDP相关曲线进行比较,拐点发生变动说明国际污染产业转移与广东省环境有影响。研究表明, 外商投资使广东环境恶化。结合广东进行产业“双转移” 存在布局问题,提出减少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建议。

    浙江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研究
    张学敏, 徐立青
    2010, 12(4):  138-143. 
    摘要 ( )   PDF (15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浙江1991—2008年出口贸易与5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动态冲击反应,从而解释了在出口增长条件下对5类污染指标的长期动态的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出口贸易除了对二氧化硫的排放存在正的贡献外,对其余4种污染物的排放没有正贡献,说明出口贸易并没有导致多数工业污染的增加,而在一定阶段后,会有助于污染排放的治理,导致排放的减少。今后浙江省的污染治理要高度重视二氧化硫排放的治理,这样可以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资源经济
    北京市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田至美, 南丁
    2010, 12(4):  144-149. 
    摘要 ( )   PDF (12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北京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北京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整个北京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和来京旅游者的生物、能源消费及结构特征,文章通过计算分析2004—2006年北京市外来旅游者旅游餐饮生态足迹认为:北京市外来旅游者人均餐饮生态足迹特别是对能源的需求呈增加趋势,平均增长率为4.41%;北京的生物资源及能源供给大部分来自外部,生态负担转嫁范围大,旅游生态环境处在不可持续状态。建议北京市提高能源利用率,高效利用现有旅游设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旅游模式,减少旅游带来的环境冲击,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足迹分析
    徐勇戈, 吴淑和, 王珏
    2010, 12(4):  150-153. 
    摘要 ( )   PDF (13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地、钢材、水泥和木材以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生态足迹分析,统计汇总得出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足迹,并以西安市某一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项目人均生态足迹约为西安市2004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457倍,属于生态赤字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小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赤字、降低工程建设项目能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赵建宁
    2010, 12(4):  154-162. 
    摘要 ( )   PDF (18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具有很大的地域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当地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以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生态环境改善4个约束项作为一级指标体系,从4个方面选取23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滨湖地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运用评判模型对滨湖区鄱阳县油墩街土地整理项目、鄱阳县古南乡土地整理项目和余干县鹭鸶港乡等土地整理项目3个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项目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较科学合理,符合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

    铁矿石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约束的分析
    龙宝林, 叶锦华
    2010, 12(4):  163-165. 
    摘要 ( )   PDF (14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钢铁产量大幅度增长,铁矿石需求强劲。特别是2004—2009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快速增长,价格不断攀升。根据矿产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短期模型,通过2001—2009年我国铁矿石进出口和GDP数据,测算铁矿石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表明同期铁矿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值也不断增长。其中2004年影响GDP 0.42%,2009年达到2.92%。铁矿石资源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短期约束是显著的,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维持较强的态势。


    基于旅游增加值的六盘山扶贫旅游经济影响实证研究——以泾源县为例
    李先锋
    2010, 12(4):  166-170. 
    摘要 ( )   PDF (12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与反贫困直接相连。本文以扶贫旅游开展较好的泾源县为例,对泾源县扶贫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宏观上通过计算近几年泾源县的旅游增加值来分析扶贫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在把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走访了泾河源镇冶家村,微观上通过计算农村地区农户的旅游业增加值来分析农民的实际获益情况。通过深化对旅游扶贫的认识,结合当地旅游扶贫开发机制,提出了一些扶贫旅游开发建议,为宁夏六盘山区扶贫旅游更好地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