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晓琴, 赵旭阳, 覃建雄. 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5): 96-99
[2]彭和求.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
[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1
[3]姚维岭, 陈建强. 基于空间分异视角的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J]. 资源与产业, 2011, 13(4): 93-98
[4]方世明, 李江风, 赵来时.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33(2): 285-288
[5]邱志勇, 陈贵伦, 胡奋春, 等. 安徽省凤阳山地质公园地学景观研究与旅游开发建议
[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4): 82-87
[6]吴跃东, 向钒.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J]. 地质通报, 2007, 26(2): 231-240
[7]陈英玉, 龚明权, 张自森. 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综合评价
[J]. 地球学报, 2009, 30(3): 339-344
[8]张国庆, 贺秋梅, 田明中, 等. 河北兴隆地质遗迹类型、成因及其价值评价
[J]. 资源与产业, 2009, 11(2): 41-45
[9]黄勋, 况明生, 罗培, 等. 龙须沟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学科价值评价
[J]. 地质学刊, 2010, 34(4): 423-429
[10]何真毅, 王冰. 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
[J]. 四川地质学报, 2006, 26(2): 107-109
[11]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EB/OL]. (2010-06-30)
[2012-09-25]. http: //wwwmlrgovcn/zwgk/zytz/201006/t20100630_153285.htm
[1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3]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 New York: 〖JP〗 McGrawHill, 1980
[14]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5]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余珍风, 刘元鹏.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J]. 资源与产业, 2009, 11(2): 46-50
[17]袁荃, 曾克峰. 基于AHP与菲罗模型评价地质遗迹景观: 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 29(2): 84-90
[18]肖景义, 沙占江, 侯光良, 等. 青海省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2): 180-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