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太阳辐射干预对自然和社会的潜在影响及其治理:IPCC AR6 的认识与观点
    郑国梁, 廖华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1-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226.001
    摘要25)      PDF(pc) (1372KB)(12)    收藏
    科技界关于采用太阳辐射干预(SRM)等地球工程方案来遏制甚至扭转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由来已久、日益增多。本文重点解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三工作组报告中,关于SRM对自然和社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其实施障碍的认识与观点。1)SRM是碳减排和碳移除等气候减缓行动的不完美补充手段。SRM通过影响地球系统辐射平衡,以抵消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辐射强迫,从而实现快速冷却和降低其他气候危害。但SRM没有解决人为气候变化的根源(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人类和自然系统的影响将依然存在。2)SRM的作用效果和潜在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实施SRM可能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风险。实施SRM对作物产量、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积极和消极的)综合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其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影响和长期风险,从而避免将负面影响转嫁至弱势地区,以及避免将风险转嫁给子孙后代。3)科学研究进展缓慢、公众认知水平不高和伦理道德观念不同、各国利益难以平衡,都对推进SRM科学实验和国际治理形成障碍。SRM科学研究面临评估结论不可靠、假设合理性存疑、未来因素不确定等挑战,当前科学基础难以有效支撑SRM国际治理发展。由于不同国家的利益差异、价值观差异和地缘政治因素,达成共识和协议可能会面临困难。目前缺乏正式责任和法律框架,可能给国际合作与和平带来新风险。SRM国际治理内涵涉及政策、法律、科学、公众参与和技术支持等多个层面,发展国际治理框架应与技术研究共同演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
    王成军, 杨倩, 冯涛,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10-2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14.001
    摘要21)      PDF(pc) (4188KB)(13)    收藏
    黄河流域长期过量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课题。首先,将9个位于黄河流域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7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构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和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基于2011—2021年各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区域各省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构建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3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使用ArcGIS来研究其时空格局上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2011—2021年各省综合发展指数不断提高,整体呈现为下游高于中游高于上游,上、中、下游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增长率分别为59.2%、51.9%、60.9%;2)2011—2021年,耦合指数处于高值的省份数量逐渐增加,处于低值的省份数量逐渐减少,中、下游地区耦合指数水平均高于全流域的平均水平;3)从时间分布上来看,2011—2021年黄河流域个别省份处于协调状态以上,但仍有省份协调表现较差,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已接近失衡,但仍在稳定的向勉强协调发展,仍有很大空间;4)从空间格局来看,各省份协调指数均稳步增长,到2021年,处于协调状态的省份有8个,占所有省份的88.89%,且呈现“东高西低”(下游协调指数高于上游)的空间分布及省份间的两极分化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及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研究,提出促进黄河流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重点关注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科学规划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解决“煤电矛盾”问题:煤电企业拆分重组的思辨
    刘平阔, 桂俊卿, 杨斯媛,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21-2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131.001
    摘要10)      PDF(pc) (1466KB)(5)    收藏
    煤电企业拆分重组是解决“煤电矛盾”中结构性问题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央企拆分重组工作已初见成效,但针对煤电部门仍存在诸多认知不足的问题,制约着政策实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从制度结构的角度解析煤电企业拆分重组面临的阻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按照“煤电矛盾”→“煤电交易”→“产权优化”→“调节定价”的传导逻辑,对煤电企业的拆分重组进行分析,并以煤电企业拆分重组为切入点,梳理煤电产权与能源价格的关系,聚焦产权优化配置对煤电交易过程有效性的影响问题。首先,运用组织理论,剖析煤电矛盾与煤电交易在治理结构根源上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煤电矛盾来源于煤电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不节约;其次,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解析煤电交易与煤电产权之间的底层逻辑,结果显示产权的优化配置决定了煤电交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及组织效率;最后,构建煤电双方博弈的数理推导模型,指出无效或模糊产权下的负外部性,并建立不同产权配置下调节定价的方式。研究发现:1)现阶段煤电企业拆分重组过程中忽视了交易成本的核算,交易成本不节约会弱化煤电企业拆分重组的成效,弱化市场调节矛盾的能力,进而引致煤电矛盾;2)由于交易成本界定不清晰,当前煤电企业拆分重组存在产权配置不清晰、不合理的隐患,剩余控制权的分配较为简单粗放,制约着煤电企业的兼并效率及组织效率;3)由于现行煤电产权配置模糊,造成定价机制偏离了有效区间。据此提出缓解“煤电矛盾”的政策建议:加快煤电交易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推动混合制治理方式的应用及完善;建立弹性定价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环境脆弱区“资源诅咒”效应及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李鹏, 富潇睿, 王谱凡,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30-3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228.002
    摘要11)      PDF(pc) (1286KB)(4)    收藏
    西北地区陷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困境,亟需验证资源的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以此实现西北地区“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选取中国西北地区五省30个地级市2006—2020年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以探寻“资源诅咒”存在性为基础,通过提出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的有条件“资源诅咒”假说,研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资源丰裕度和资源依赖度进行区分,选取资源依赖度作为解释变量展开对“资源诅咒”命题的研究,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基准模型和传导机制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显示,我国西北地区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其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物质资本投入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作用,并且对曲线拐点的负向作用明显,即对规避“资源诅咒”无明显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资源诅咒”的发生;就业增长率、科学技术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曲线拐点的影响尚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传导机制估计结果显示,西北地区“资源诅咒”现象暂未表现出对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显著的挤出效应,可能与地区政策支持和发展阶段有关,但资源依赖度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负向影响不容忽视。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强西北地区社会先行资本建设,改善西北地区区位不利带来的影响;2)进行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吸引,避免人才流失;3)促进社会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发展机制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成渝经济圈和武汉都市圈为例
    陈建明, 钱慕凡, 周申蓓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50-6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220.001
    摘要7)      PDF(pc) (2710KB)(7)    收藏
    实现最优工业生态效率对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上中游代表性地区成渝经济圈和武汉都市圈26个城市2010—2021年工业生态效率,通过Arcgis可视化工具对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识别工业生态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两个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与最优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城市群内部的地级市之间效率值存在少部分两极分化的现象;3)工业生态效率受科技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对于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与科技研发投入对于工业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水平和增强科技研发投入质量以实现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为此,通过强化城市群内外部的融合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提高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工业生态效率水平,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影响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吗?
    张兵, 余一辰, 邹晨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4): 62-7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429.001
    摘要6)      PDF(pc) (1733KB)(2)    收藏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1年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该项试点如何影响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通过中介效应三步法检验影响机制,同时将样本分组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基础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替换测算模型、倾向得分匹配等稳健性检验;2)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为12.17%,绿色技术创新占总效应比重为45.43%,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是该项试点影响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两个重要作用机制;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而言,该项试点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显著。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继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2)统筹规划产业结构,持续提高绿色创新能力;3)因地制宜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研究
    聂超飞, 陈文会, 彭世垚,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3): 6-2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510.002
    摘要35)      PDF(pc) (5023KB)(38)    收藏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集群化部署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引擎。为了解决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强度大、碳减排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投产及在建、拟建项目的产量或产能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二氧化碳捕集潜力计算模型,以及构建的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源汇匹配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分布情况、碳排放量情况、CCUS项目的二氧化碳捕集潜力、CCUS项目的源汇匹配情况,以及CCUS项目的全流程成本。研究结果表明:1)当今,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形成了以“三西(蒙西、陕西、山西)+宁夏”为核心,以新疆、青海2省(自治区)为补充,以东部沿海省份为外延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2)在考虑了在建和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后,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碳排放量呈现出了显著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我国在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26 388万t,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64 479万t。3)截至2020年,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对二氧化碳的年捕集潜力为55 622万t,其中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是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碳捕集潜力最大的省份(自治区),二氧化碳年捕集潜力分别为14 873万t、9 988万t、8 088万t、4 000万t。4)在兼顾了二氧化碳捕集规模与管道运输经济性的省份(自治区)之中,内蒙古及陕西与鄂尔多斯盆地、山东与渤海湾盆地、新疆与鄂尔多斯盆地及准噶尔盆地、江苏及浙江与苏北盆地分别形成了良好的源汇匹配关系。5)从CCUS全流程成本和碳捕集潜力及源汇匹配关系的角度来看,陕西、山东、江苏、浙江4省是适合优先运用现代煤化工CCUS技术的省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双碳”背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
    朱智洺, 徐婕, 李红艳,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3): 21-3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509.004
    摘要31)      PDF(pc) (1411KB)(10)    收藏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GM-ARIMA模型,来测度分析和揭示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且还对2022—2026年我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均值与生态韧性均值都分别小于0.6和0.7,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有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4种。2)从时序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分别呈现出了波动上升、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平稳不变4种不同的变化趋势。3)从空间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各省份的局部空间集聚模式都显现得相对平均。4)从预测结果上看,2022—2026年我国30个省份在情景2和情景3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值要明显高于情景1,说明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但可以有效防治对生态的破坏,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范秋芳, 高梦琦, 刘浩旻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3): 36-4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509.006
    摘要21)      PDF(pc) (1266KB)(11)    收藏
    为了厘清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将2002—2021年我国油气行业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验证了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研发投入与碳排放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比值,其影响系数为-1.913,表明通过加大油气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显著降低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本文在运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以及增加控制变量等方法开展进一步回归分析后发现,上述检验结果依然稳健。2)人均研发投入在固定资产投资与碳排放比值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为24.7%。此外,油气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显著降低了人均研发投入,而人均研发投入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则可以有效抑制碳排放比值。3)油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且影响系数较小,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作用是长期的且影响系数较大。4)在我国油气行业的稳定增长时期与转型升级时期之内,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比值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油气行业的稳定增长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碳排放比值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则显著抑制了碳排放比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中国家庭资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研究——基于“水-能源-粮食”系统视角
    程煜淞, 李雨融, 赵煜华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3): 62-7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509.003
    摘要22)      PDF(pc) (4062KB)(13)    收藏
    二氧化碳反弹效应是造成碳排放效率改进与碳排放量增长“相伴而行”的深层原因。为了进一步释放我国家庭资源消费的节能减排潜力,本文在探究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二氧化碳反弹效应(CRE)产生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分别核算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家庭用水消费、家庭能源消费、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再运用可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估算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并且还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20年我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0个省份之间呈现出了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2015—2020年我国各省份家庭用水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变化比较平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家庭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大多省份呈现出了持平状态或者下降趋势。2)2015—2020年我国各省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类型有回火效应、部分反弹效应、超级节能效应3种,其中家庭用水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部分反弹效应和超级节能效应,家庭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部分反弹效应,家庭粮食消费的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类型为超级节能效应。3)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规模是影响我国各省份家庭“水-能源-粮食”系统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主要因素。我国各省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家庭用水消费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家庭规模则与家庭能源消费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构建嵌套于城市碳账户下的可计算城乡家庭碳账户框架
    刘耕源, 王丽娜, 高原,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1-1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04.003
    摘要58)      PDF(pc) (2129KB)(63)    收藏
    家庭作为社会最小单元,是消费端的主要参与主体。在消费端基础上确立碳排放责任,有助于厘清基于利益相关者降低碳排放的动力机制。目前个人碳普惠管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边界难以说清、个人负碳市场交易逻辑复杂、个人减排逻辑道义纠结、缺乏稳定的管理体系等问题。若以家庭端作为制度安排和市场交易的基础,建立城乡家庭碳账户就是核心基石。本研究目标为初步构建家庭碳账户框架,明确其账户范围、边界、计算方法和与城市碳账户和个人碳捕获衔接的可扩展逻辑。综述了现有个人碳账户和家庭碳账户的研究现状,基于我国碳排放管理特色,构建城乡家庭碳账户体系,包含资产、权益、负债三大子账户,确定了家庭碳账户核算边界、抽样方式和计算方法。并进一步解释了城乡家庭碳账户与城市碳账户的链接嵌套逻辑,设计了城乡家庭碳账户参与城市碳配额管理的方式,以及区别了城乡家庭碳账户与个人碳普惠。从账户的角度出发,将家庭碳账户与碳市场相结合,“有形的手”碳配额市场与“无形的手”碳减排权益市场相结合,共同为家庭消费端碳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在一定程度避免了不同核算边界下的责任重叠问题,易于与我国碳管理体系衔接。本文提出的城乡家庭碳账户可作为适应中国碳管理特色的精细化深度减排的重要工具,对以家庭为单元的碳排放额度分配、减排及交易,深度推进碳普惠的激励机制设计,调动城市多级嵌套的碳减体系等具有基础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收益系统观视角下的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建构
    蔡为民, 王燕秋, 林国斌,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13-2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04.004
    摘要34)      PDF(pc) (1992KB)(28)    收藏
    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目标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现状分析—观念提出—理论搭建—制度建构”的思维脉络,对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落实所有者权益”目标实现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和市场价值法测算了中国近4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碳汇价值存量,发现我国森林碳汇价值存量具有总量大且持续增长的特征,说明研究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梳理政府公开资料发现,虽然森林碳汇拥有巨大价值存量,但真正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价值存量占比较低,各地林区广泛依赖政府财政支出或补贴的方式维持经营管理,因此如何创新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模式、将价值存量最大化转换为资产收益、切实落实森林碳汇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是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凝练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核心内涵,深入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实践,提出“收益系统观”的研究思路,从全局观、链条观、发展观的视角进行机制设计。“收益系统观”是将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实现等同于资产收益实现,从收益的获得出发,到“全民共享”目标达到结束,为每一关键节点设计机制要素,以打通收益实现的制度链条,真正实现森林碳汇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切实落实收益共享的目标任务。以“收益系统观”视角切入,对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进行了理论机制搭建,从总体框架、关键环节、保障机制方面充分考虑各部分的需求,初步形成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理论体系。基于搭建出的理论体系,对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制度建构。对收益获得这一关键环节,提出市场、金融、产业3种收益获得路径,并分别给出制度优化建议;对收益管理这一重要保障,针对收益管理中委托代理方式不明的问题提出 “互动完全式”委托代理方式;对收益分配这另一重要保障,提出分配制度要充分体现“全民所有”属性,在收益分配的主客体和主次关系上做出了分析,提出中央、地方、企业、全民之间需进行3次分配,同时建立完善的收益预算和收益使用管理制度以使收益分配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数字金融、营商环境与企业双元创新

    童纪新, 殷铭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23-3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04.002
    摘要21)      PDF(pc) (1379KB)(15)    收藏
     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以及企业微观大数据集,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程度,并从营商环境角度出发,剖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对企业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数字金融水平每提高1%,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提高58.83%,渐进式创新水平提高49.92%,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拓宽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及加大使用深度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高,走出“低端锁定”局面,助力更高水平创新成果产出;2)在异质性分析中,中部、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607 7和1.237 8,高于东部地区的0.391 7 ,表明由于区位资源禀赋差异,与经济基础雄厚的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在金融资源较为匮乏的中西部地区对企业双元创新推动的边际效应更加突出;3)在机制检验中,数字金融与企业突破式创新及营商环境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588 3和0.429 9,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数字金融与企业突破式创新和营商环境均有正相关关系;营商环境对企业突破式创新影响系数为1.032,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19%;此外,在企业渐进式创新方面,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符号相反,营商环境在影响企业渐进式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遮掩效应,随着数字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营商环境的改善驱动企业将更多资源聚焦在突破式创新项目中,减少对渐进式创新项目的关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继续优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搭建数字金融区域协调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双元创新提供外部保障,激发双元创新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新能源产业关联测度及其效应分析

    姚保帅, 包宁, 刘贤铤,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36-5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06.002
    摘要17)      PDF(pc) (1751KB)(30)    收藏
    新发展阶段背景下能源消费转型的迫切性日益增强,以新能源为契机的能源结构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设计并编制2015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新能源产业投入产出表。为了进一步分析新能源产业的关联效应,探究产业间的内部关联机制,运用结构分解法测算了新能源产业部门的内生乘数效应、回馈效应和外向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新能源产业规模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新能源产业的增加值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整体上新能源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未达到社会平均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后项推动作用尚不明显。2)新能源产业的自身关联性不强,所有产业部门与新能源产业有后向直接关联关系,且在考虑间接消耗下,制造业、建筑业仍然是新能源产业的密切后向完全关联产业。3)通过静态分解效应发现,新能源产业部门的内生乘数效应、回馈效应和外向溢出效应均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就产业部门自身来看,外向溢出效应是其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但2020年有所下降并与内生乘数效应贡献持平;进一步动态分解效应发现,在观察期内的新能源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经历了由其他部门最终需求刺激过渡到自身部门最终需求刺激,再到新一轮其他部门最终需求刺激的动态发展过程。总体上看,新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动态增强趋势。新能源产业发展状态较为良好,处于上升蓬勃发展阶段。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广普及新能源应用,增强新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以影响力为表征的前向牵引作用;2)合理规划和布局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并连通其与制造业、建筑业等密切关联产业部门的生产交流通道,实现产业协同发展;3)加强新能源产业建设和政策引导扶持,以增强新能源产业感应能力优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灰色GM-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中国镍原矿多情景需求预测

    周文潇, 詹成, 张周益,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53-6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123.001
    摘要26)      PDF(pc) (1530KB)(22)    收藏

    2016年我国颁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将镍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消费国,但镍资源储量少,对外依存度高,科学预测镍原矿需求量对保障镍矿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需求侧出发,利用灰色关联度法选取中国不锈钢产量、人均GDP、电镀行业市场规模、城镇化率、产业结构、新能源汽车产量作为镍原矿需求情景预测的驱动变量,再在灰色GM(1,1)模型预测基础上,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残差优化的GM-BP组合模型,对2025—2035年中国镍原矿需求展开多情景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实现了对小样本非线性时间序列数据的有效预测,且比GM(1,1)模型拟合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根据组合模型,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镍原矿多情景需求均值分别为182.22万t、272.08万t、395.17万t,“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需求年均增长4.26%、10.54%、9.78%。镍原矿需求呈稳定上升态势,镍矿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提高镍供应能力,降低对进口镍的依赖程度。对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推进国内不锈钢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推广新型合金材料的应用;2)加大对镍矿勘探和开发的支持力度,如鼓励矿业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吸引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进入国内市场;3)促进进口多元化,与多个供应国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海外镍矿项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制造业集聚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分析

    卞寅瑜, 张永庆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2): 67-7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304.001
    摘要16)      PDF(pc) (1263KB)(16)    收藏

    为了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对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探究,并梳理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影响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分别检验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即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及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我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我国制造业仍处于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产业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大于规模经济效应,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中,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抑制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集聚交互项系数为负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我国制造业产业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与此同时政府应完善环境规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不同环境规制在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柯文岚, 李文慧, 闫晶晶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1): 1-1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016.003
    摘要90)      PDF(pc) (8058KB)(283)    收藏
    为推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论文首先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样本,依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2011—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弱后强的态势,2011—2015年耦合协调度明显下降,2015年之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则明显回升,其中,耦合度持续上升,耦合情况向好及以上的城市占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数量的84%以上;2)协调度时空格局基本未变,除北京协调度始终保持高位以外,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四个城市始终处于第二梯队;3)从高质量发展空间演变格局来看,北京、天津和廊坊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整体呈现出从中心向东南外围辐射,且从东南向东北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质量在空间结构上存在正的全局自相关,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地理上往往更接近,但同时空间异质性明显,即京津冀省会(直辖市)城市主要位于促进区,沧州、衡水、秦皇岛等地处于过渡区,廊坊则处于辐射区,且呈负相关性,因此弥合区域间的发展鸿沟是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快产业转型,缩小区域落差;加强环保合作,促进绿色发展;盘活区际资源,驱动科技创新;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协同红利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改进Theil指数和Shift-Share模型的2012-2021年中国产业偏离分析
    高孝伟, 张颖昆, 李华,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1): 15-2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212.002
    摘要48)      PDF(pc) (1369KB)(43)    收藏

    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针对产业偏离的测算,传统的产业偏离度E系数、Theil指数及Shift-Share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E系数和Theil指数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计算原理方面,而Shift-Share模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参照系选择的合理性和数据采集的可行性方面。然后,基于现有模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更为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产业偏离测算方法,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根据20122021年的数据,对中国的产业偏离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尽管中国存在产业偏离,但产业偏离度在逐渐减小。最后,基于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第一产业要依靠创新和科技引领,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2)第二产业要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和保持独立、自主、完整的工业体系,加大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尽早突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3)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该在金融和科教两个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依靠金融创新来规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利约束和影响,同时要将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地区能源结构调整的经济影响及其差异性
    王理想, 王建民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1): 25-3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016.001
    摘要51)      PDF(pc) (1265KB)(59)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从碳排放产生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共生关系出发,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碳中和目标考虑范畴。基于长三角地区3省1市201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区域宏、微观SAM表及能源结构调整模拟分析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建立长三角地区宏观经济闭合系统,研究能源结构调整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长三角各区域随着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推进,其经济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以江苏省为例,当清洁能源替代5%、10%、15%、20%时,江苏省能源结构调整的多数经济指标的经济影响以替代5%时的损失最多,替代10%时的损失小于替代5%、15%时的损失;2)长三角各区域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安徽省、上海市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较低,江苏省次之,浙江省受到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大;3)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推进,长三角部分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阶段性浮动,以江苏省为例,当清洁能源替代10%时,多数经济指标,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部门的产出以及GDP、政府收入等的经济影响均小于清洁能源替代5%、15%时产生的影响。能源结构调整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亟须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1): 35-4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213.002
    摘要69)      PDF(pc) (1371KB)(112)    收藏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兼论异质性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潘海英, 陈玲, 任佳佳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6): 1-1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724.001
    摘要109)      PDF(pc) (1358KB)(204)    收藏
    当前全球变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带来了新契机。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以及异质性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在3类空间权重矩阵下均对碳排放强度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由于其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还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对周边地区的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削弱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而在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下,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更加显著。在此基础上,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存在基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在两者跨越相应的阈值之后数字经济发展方能有效发挥碳减排效应。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帮助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采用灵活的组合环境规制引导企业主动走绿色发展道路,并加快推动建立绿色数据中心;提高数据中心运营效率,合理有效配置各区域数字经济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

    潘海英, 仉晨, 严翔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6): 15-3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726.002
    摘要123)      PDF(pc) (1323KB)(325)    收藏
    为探究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否释放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能,本文创新性地将金融生态环境纳入研究框架,并基于2008—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金融外部环境约束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且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阶段,其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表现更优。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金融生态环境未越过第一个门槛值时,绿色金融发展未能显著抑制碳排放,随着金融生态环境接连跨越两个门槛值,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政府治理水平跨越门槛值,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特征;在制度与信用文化层面,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类似“中部塌陷”的反常现象。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均存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单一门槛效应,随着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跨越阈值,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应虽然已经显现,但效果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角度激发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应,进而助力“双碳”愿景达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未来十年新业态下铝资源需求分析

    崔博京, 陈其慎, 王琨, 等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6): 31-4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913.001
    摘要87)      PDF(pc) (3975KB)(160)    收藏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低碳新兴行业的高速发展,铝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但原铝生产耗能高、碳排放量大,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双碳”等新业态下,铝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仿真模型,结合部门预测法,预测未来十年我国铝资源的生产消费情况,并从“铝土矿—氧化铝—原铝—铝产品—再生铝”全生命周期视角,定量评估正常情境、政策情境和理想情境3种情境下铝产业的减碳潜力,研判未来原铝和再生铝的需求供应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十年新业态下,铝需求量仍持续呈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是拉动铝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交通运输部门将超越建筑业成为铝消费量的第一大领域。2)铝产业减碳的最佳路径为大力发展再生铝资源,其次为优化电解铝用电结构。面对严峻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必须开发出更节能环保型的初级和再生冶炼技术和方法,全面提高铝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循环回收水平,加快建立高效铝资源回收体系,降低铝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我国铝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我国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再认识——基于潜类别随机边界法的测算及其空间演变
    鞠严萍, 王新华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6): 41-5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928.001
    摘要55)      PDF(pc) (1265KB)(45)    收藏
    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绿色、高效、安全能源系统的发展。产能利用率是表征产能过剩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客观科学测算有利于正确评判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产能政策制定和煤炭企业市场决策提供依据。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埋藏地质差异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区域差异性,以往的测算方法忽略了此种差异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本文采用潜类别随机边界法对我国24个产煤省2001—2017年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基于开采条件的内生差异,将产煤省划分为丰富型、适度型、贫乏型和枯竭型4个群组,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各群组产能利用率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在测算年度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水平为0.82;产能过剩情况在群组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贫乏型和枯竭型群组的生产已接近生产边界,产能利用率改善空间有限,适度型群组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值为0.63,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影响因素对各群组产能利用率的作用各异,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对煤炭产能利用率具有负向作用,但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拥有多数大煤炭基地的丰富型群组具有正向作用,说明由经济增长而引发的扩张产能忽视了质量提升;产能利用率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敏感,需求的增长有利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存在空间β条件收敛,说明产业转移有助于产能利用率的空间追赶,产能利用率总体水平提升,地区间差异缩小。由此可得,要实现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大西部和新兴生产基地的基础建设和科技投入,加速中部地区落后产能的退出和整合,发挥市场在煤炭产能优胜劣汰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贫乏型、枯竭型群组的人力和管理资源向丰富型、适度型群组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陈文烈, 李燕丽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5): 1-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012.001
    摘要50)      PDF(pc) (1200KB)(59)    收藏
    文章采用包含污染排放的环境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量了2010—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的环境效率,结果显示:1)10个节点城市总体环境效率不高,环境效率差距大,呈现东、中、西部的层级变化,突出了区域间减排和环境技术促进方面跨区域合作的必要性;2)东、中部节点城市的环境效率差距逐年开始缩小,呈现一定的趋同趋势。此外,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环境效率的因素,发现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环境效率,而产业结构、区域特征则对环境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减少区域污染排放和提高我国环境效率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中国首位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
    刘晨跃, 董天丹, 胡昕昱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5): 10-2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120.001
    摘要44)      PDF(pc) (1545KB)(85)    收藏
    为了研究中国首位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的作用关系,根据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系统耦合作用的原理,以2008—2017年中国31个首位城市的现代化和生态化数据为基础,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首位城市现代化子系统和生态化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首位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水平的空间分布规律迥异,现代化水平的空间转移黏性过大,生态化高水平型城市过少、中高水平城市扎堆,中高值区与中低值区的空间内部分化明显,且高水平型城市的分布具有趋同性,空间分布多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区域;2)在空间格局上,现代化和生态化处于高水平耦合和高度协调的首位城市依然较少,多数城市处在高水平耦合和较高协调阶段,协调度有待提升,且北京和广州为一级核心区,耦合协调空间结构呈现出南北“两级多核”状态;3)在时间演化上,中国首位城市现代化和生态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耦合度从磨合层级提升到高水平耦合层级,高水平耦合城市占比增加到70.97%。协调度由中度协调逐渐过渡到较高协调程度,较高协调水平的城市占比从77.42%上升至87.10%,然而整体耦合水平依然强于协调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影响吗?——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向栋良, 何颖斯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5): 22-3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030.001
    摘要57)      PDF(pc) (3390KB)(69)    收藏
    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加强城市空间形态管理,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研究方法,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空间形态的单中心性、破碎化程度、不规则性、扩张性和聚集度进行测度,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时空演变规律;再利用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同时期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最后运用全面FGLS模型作为分析方法,借助两步系统GMM模型对原模型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呈现出单中心性和不规则性减弱,破碎化程度、扩张性和聚集度增强的状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大部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中位数更接近上四分位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同效应。2)当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形态的单中心性优势将会减弱,衍生出城市人口拥挤、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城市负面现象。3)高度碎片化的城市会产生景观碎片化、更高的污染水平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减少等不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现象,城市内部斑块呈现连续且规则的形态有利于降低交通网络建设成本,从而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外部性效应。4)建设用地规模可通过产生集聚效应、经济激励和提高生产能力等机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城市空间聚集度的增大会促进较低的层间相互作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损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中国工业碳排放的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伟, 王勇, 许淑婷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5): 40-4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030.002
    摘要70)      PDF(pc) (3227KB)(113)    收藏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5—2019年中国工业碳排放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用QAP分析法(二次分配法)探究了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网络特征分析表明各省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日趋紧密,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各省市通力合作。2)江苏、浙江、上海、天津等东部省份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居于中心地位,联系更加复杂,与其他省份发生联系难度低,且控制着更多的资源;而中西部省份则相对处于劣势地位。3)东部沿海省份居于核心地位,核心区的内部联系虽高于边缘区,但增长速度低于边缘区,边缘区内部联系日趋紧密。4)QAP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科技水平、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工业五个变量的差异促进工业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最后,根据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和QAP回归分析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协同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产业涵义
    周宏春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3): 1-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606.001
    摘要39)      PDF(pc) (1248KB)(5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科技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调节作用
    尹庆民, 靳婉婷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2): 1-1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309.002
    摘要217)      PDF(pc) (1284KB)(225)    收藏
    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研究科技创新成果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对促进中国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保障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步调一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BM(slacks based measure)模型和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30个省市的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金融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成果和绿色全要素生产关系的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成果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系数显著为正;2)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成果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有正向调节和单门槛效应;3)制造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成果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4)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应关注科技创新成果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匹配度,注重数字金融的发展打破金融业的空间壁垒,引导制造业转向高质量集聚,实现财政资源在环保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对外商投资环保监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政府补贴、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
    蒋榕湄, 陈贵松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6): 90-10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1024.003
    摘要719)      PDF(pc) (1240KB)(537)    收藏
    为了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创新体系,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化绿色创新制度环境的相关政策,通过政府补贴等手段积极推动全社会绿色创新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探究政府补贴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如何构建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的长效驱动实现机制,成为学术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厘清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6—2020年我国864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能力-行动”模型,将企业ESG表现纳入政府补贴和绿色创新的分析框架之中,从企业ESG表现视角探究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直接推动企业绿色创新;2)政府补贴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激励企业关注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绩效;3)企业ESG表现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能够通过企业ESG表现中的环境责任表现和公司治理绩效表现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未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低ESG表现水平相比,高ESG表现水平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相对得到增强,因而政府要助力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就必须善用、巧用补贴发放等激励手段,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适当加大补贴的力度和规模,引导、激励企业改善ESG表现,另一方面,还要严格监督落实企业的补贴使用情况,建立、健全补贴效果评价机制与ESG表现评估体系,根据企业ESG表现水平实行差异化的政府补贴政策,切实提高政府补贴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田 泽, 肖玲颖, 梁 伟, 等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1): 14-2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630.001
    摘要166)      PDF(pc) (1406KB)(114)    收藏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外部压力视角
    聂志萍, 汪艺文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1): 79-9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816.001
    摘要163)      PDF(pc) (1155KB)(127)    收藏
    深入探索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倒逼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资源型企业,基于合法性理论、声誉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外部压力视角下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且相比软披露,硬披露对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2)负面媒体监督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环境信息披露带来的企业声誉和融资优势,抑制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其他类型媒体监督均不能对环境信息披露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过程产生显著促进作用;3)政府监管和分析师关注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师关注的资源型企业披露硬环境信息对其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资源型企业应选择性地多披露货币性硬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创新转型的重要一环;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企业采用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分析师关注的社会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研发投入、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16个地市面板数据的PVAR实证研究
    程 铭, 闫 峰, 杜廷霞, 等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1): 97-10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829.001
    摘要132)      PDF(pc) (1821KB)(134)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研发活动成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厘清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利于从深层次理解区域科技创新转型的内在实质,为促进国家创新驱动转变提供参考。基于2012—2020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以及这种关系在山东省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呈滞后1期的相互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在响应强度和速度上更为显著,其中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分别为40.1%、39.8%;经济增长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在胶东经济圈表现更明显,创新绩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鲁南经济圈贡献度高达85.9%;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贡献度较低,胶东经济圈呈滞后1~2期的抑制作用,创新绩效对研发投入呈滞后1期的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响应强度和速度上更为显著,在鲁南经济圈贡献度高达80.4%。研究认为山东省整体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均存在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和研发投入到创新绩效的转化能力不高;胶东经济圈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两者的转化效率较低;鲁南经济圈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三者之间缺乏更有效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战略差异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商业信用融资的中介作用
    聂志萍, 范晓雯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1): 122-13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614.001
    摘要126)      PDF(pc) (1114KB)(97)    收藏
    先进制造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主要靠创新驱动,如何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值得关注。以2013—2019年A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战略差异度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对于战略差异度不同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其研发投入的确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企业战略差异度的提升,其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商业信用融资是战略差异度影响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中介路径之一,即战略差异度会通过抑制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来减少其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大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采用工具变量法、调整战略差异度的衡量方法进行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合理选择战略定位、推进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拓展了战略差异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路径研究,并从企业战略的视角佐证了商业信用融资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支持的重要性。先进制造业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偏离行业常规战略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特别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对于大多数先进制造业企业而言,在创新资源并不雄厚的情况下,实施跟随战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盲目追求特立独行、实施异于行业常规的战略,反而可能不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企业也应注重优化自身信用状况,巩固其与供应商和客户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缓解战略定位差异所带来的融资约束,进而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光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杠杆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肖煜, 龚桂英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4): 21-2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307.001
    摘要233)      PDF(pc) (1255KB)(254)    收藏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分析我国光伏企业研发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将财务杠杆纳入模型中,进一步研究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为光伏企业制定研发投入战略和绩效提升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参考。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100家光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光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自变量,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揭示财务杠杆和股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与光伏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时,增加投入可以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但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降低,并逐渐演变为负向影响;财务杠杆在其中起负向调节的作用,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升高,二者关系被削弱;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合理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光伏企业绩效增长有重要影响,而影响程度与企业资金配置有关, 因此企业在考虑投入研发时应从总体战略出发,根据当前的投入产出和资金运转情况制定合适的研发投入战略。非国有企业遵循市场化运作,其激励机制较为完善,适当在国有企业中注入非国有股份,可以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碳排放视域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马骏, 伍琳玲, 卢玉钦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3): 71-8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527.010
    摘要213)      PDF(pc) (2844KB)(468)    收藏
    绿色发展是协调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式,绿色发展正逐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发展的重点。我国经济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状态,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增强,而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绿色高效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采用超效率非期望SBM(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绿色发展效率并探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然后与未考虑碳排放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评价绿色发展效率以及演化趋势和特征,并运用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ai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technology)方法识别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流域碳排放量逐年递增,碳排放对绿色发展效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环境的约束下,下游的绿色发展效率值降幅明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各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下游>上游>中游的分布特征;从影响因素上看,产业结构、科研投入、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和植被覆盖率对碳排放视域下的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过度排放方面,其中环境问题主要是碳排放问题,正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绿色效率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最后,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碳中和愿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保证更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强有力的保护生态环境,更好的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吕添贵, 孔安妮, 汪立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2): 30-4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910.001
    摘要260)      PDF(pc) (12048KB)(219)    收藏
    【研究目的】客观识别与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并诊断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评价研究2006—2018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结合障碍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生态安全子系统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评价及诊断结果提出优化路径。【研究结果】1)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0.436增加到2018年的0.464,年均增加0.002 2,但各地市生态安全综合贴近度和生态安全等级差距较大;2)生态安全响应子系统、驱动力子系统与影响子系统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驱动力与影响时间序列变化步调一致性较为明显,而压力子系统和状态子系统生态安全水平均下降,且生态安全子系统两两之间耦合度均大于0.97,处于高度协调程度,说明在子系统相互影响过程中良性耦合程度较高;3)各地市生态安全等级差距较大,介于临界安全等级(III)较多,距离基本安全等级(IV)状态仍有较大差距,达到安全状态等级(V)仍需较长时间;4)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受到科学技术支出、人均水资源量、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废水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人均GDP等因素综合影响。【研究结论】通过强化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响应,提高生产领域环境绩效,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区域生态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AHP-CRITIC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沈菊琴, 王楠楠, 孙付华, 等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2): 76-8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22.002
    摘要128)      PDF(pc) (9780KB)(208)    收藏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中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源地当前的生态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并基于当前的绩效评价结果测算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标准,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法得出综合权重,结合变权物元可拓模型,动态评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源地目前的绩效结果,并运用成本法与生态服务价值法,通过水源地占比系数、供水系数与政策重要性系数进行修正,计算得出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区间,并进一步进行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定性分析。【研究结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源地目前绩效评价等级变量特征值为3.699 34;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区间为[9 693.00,14 559.75],其中分配到扬州、宿迁、淮安、徐州4市的资金标准区间分别为[2 011.50,3 368.25]、[2 787.75,3 327.75]、[3 732.75,5 157.00]、[1 161.00,2 706.75](单位:万元)。【研究结论】水源地目前绩效评价等级为良,且偏向于优,说明江苏省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较好,但仍有进步空间;水源地的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区间为0.97亿~1.46亿元,其中分配到淮安的生态补偿资金最高,分配到徐州的生态补偿资金最低;生态补偿资金的注入使得评价指标均向好发展,其生态补偿绩效结果必然优于目前的绩效结果。水源地实行生态补偿将会促进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以及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模型
    郑小强, 蒲泱竹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2): 97-10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1213.001
    摘要199)      PDF(pc) (10526KB)(141)    收藏
    提升环境效率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讨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区域,利用Undesirable-SBM模型及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测度了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环境效率及产业集聚水平,结合能源消耗结构、城镇化、科技水平等关联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环境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效率值在研究期间总体偏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有明显差距,东部地区环境效率值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结论与其产业集聚水平相契合,东部产业集聚水平最高,西部产业集聚水平最低,中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环境效率与关联变量皆通过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环境效率对产业集聚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高限效应”已经显现,进一步产业集聚将阻碍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产业集聚有助于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改善,因为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降低,使得企业有更富足的资金投入污染物处理中,同时产业聚集带来扩散效应,使得能源节约效应开始显现;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改善以一次能源消耗为主的局面,从而减少高耗能资源的消耗,提高环境效率;5)科技水平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能显著提高其环境效率值,在中西部地区则并不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驱动环境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