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
邱春辉, 多美丽, 乔陆印, 等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3): 123-127.  
摘要1747)      PDF(pc) (2752KB)(1148)    收藏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1999年、2003年、2009年3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信息,通过GIS技术分析10年间建设用地变化的动态信息,得到建设用地扩展侵占耕地、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及空间分布,然后从人口变动、经济增长、政策制定3方面分析对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产生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城市建设用地向外扩张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3): 77-82.  
摘要5613)      PDF(pc) (1661KB)(1616)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原因。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市在土地集约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集约水平在综合指数上存在断层现象。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城市性质职能、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驱动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其结果对后续山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3. 大城市周边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5): 50-55.  
摘要5495)      PDF(pc) (1337KB)(1430)    收藏

探索具有现状分析、问题诊断、模式评价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是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抽样调查的15个村庄为例,构建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重,最后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各村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并依据此分值对昌平区15个村庄的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空间差异。同时,本文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双因素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以兰州市为例
乔陆印, 周伟, 曹银贵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3): 100-104.  
摘要2413)      PDF(pc) (1227KB)(1600)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0—2007年兰州市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增长拉动与经济增长(GDP)拉动的双因素模型,对兰州市2010、2015、2020年3个时点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人口增长的建设用地预测结果比较保守,而基于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偏大。文中选取适当的调整因子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调整,最后得出兰州市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8 339.9 hm2,2015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3 269.8 hm2,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7 176.0 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