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矿产地战略储备规模研究
余良晖, 薛亚洲, 贾文龙, 吴强, 陈甲斌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5): 18-23.  
摘要1413)      PDF(pc) (1632KB)(1482)    收藏

矿产地战略储备规模的确定是矿产地战略储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确定储备思路及原则的基础上,对储备规模确定模型进行了具体分类。从优势与短缺资源出发,结合矿产资源管理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分别提出优势资源保护储备模型和短缺资源储备模型,其中:优势资源保护储备模型包括基本保护储备和增量储备模型,基本保护储备是基础,重点考虑长期战略意图,增量储备重点保护中期利益,分低度、中度和高度3个层次;短缺资源储备模型包括预警储备模型、经济品位储备模型和综合回收率储备模型,其中预警储备分红色预警储备、橙色预警储备和黄色预警储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
2. 中国优势矿产资源界定研究——基于SMART-ROC简易多属性评等技术
牛丽贤,余良晖,张寿庭,贾文龙,薛亚洲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31-36.  
摘要1547)      PDF(pc) (1551KB)(1474)    收藏

优势矿产资源对于一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甚至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国内尚缺乏对优势矿产资源界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了填补国内对优势矿产资源基础理论的空白,运用SMARTROC简易多属性评等技术对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进行界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石墨、钨、稀土、锑、重晶石、钼矿、菱镁矿、锡矿、磷矿、硅藻土、煤和萤石12种矿产在资源禀赋、采选条件、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可替代性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其中,石墨、钨、稀土、锑具有明显优势,而萤石、煤、硅藻土、磷矿、锡矿、菱镁矿、钼矿、重晶石具有相对优势。鉴于优势矿产资源的动态性,本研究结果仅适用于今后三到五年,对优势矿产资源的界定和评价工作应定期持续开展,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评价方法,更新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建立中国矿产地战略储备探讨
薛亚洲, 郭彤荔, 余良晖, 范继涛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2): 48-52.  
摘要2006)      PDF(pc) (1180KB)(1704)    收藏

全球目前开展矿产地储备国家不多,美国是开展矿产地储备比较成功的国家,在储备原则、对象、目的和管理部门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影响矿产地战略储备的因素主要有综合国力、资源禀赋、科技水平、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等。相比矿产品储备,中国矿产地战略储备有显著的优势和功能。中国短缺矿产资源尽量以矿产品储备为主,优势矿产资源尽量采取矿产地储备;矿产地储备的基本思路是优势矿产进行优质资源地储备,短缺矿产储备边界品位资源。矿产地储备备选区主要有7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