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热点文章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声明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刘柄麟[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浙江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沈薇,翁翎燕,刘柄麟,等
资源与产业 2020, 22 (
1
): 61-6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1018.005
摘要
(
140
)
PDF(pc)
(8473KB)(
104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优化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做好减排工作。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利用碳足迹计算模型核算2007—2016年该地区碳足迹水平,利用脱钩分析和标准椭圆差探究浙江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表明:2007—2016年浙江省年均净碳排放量增长率为4.06%,建设用地是浙江省主要碳源,碳源碳汇总量差距扩大,低碳发展难度加大;宁波市净碳排放量位居浙江省首位,丽水市净碳排放量最低,且是唯一碳汇作用大于碳源的地区,浙东北与浙西南碳排放差距扩大;浙江省人均GDP与人均碳足迹呈现弱脱钩状态,浙江省经济发展快于碳排放量增加速度,丽水市脱钩程度最优,舟山市脱钩程度较差;浙江省净碳排放量与建设用地碳排放量空间分布集聚于东北部,耕地碳排放量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较前两者中心偏西南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基于生态效率的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判定及障碍因子诊断
张超,刘柄麟,陈吕军,等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
3
): 95-10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523.003
摘要
(
125
)
PDF(pc)
(1459KB)(
681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生态效率模型,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上海市2005—2014年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及生态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判定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生态效率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就生态效率水平的变化轨迹而言,2005—2014年经历了低—中—高的变化过程,生态效率逐步趋好。2)就经济发展模式而言,2005—2014年上海市先后经历了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末端治理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ABD发展道路。3)就制约生态效率发展的障碍因子而言,平均障碍度排在前3的障碍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废气总排放效率(8.56%)、工业烟尘排放效率(8.53%)和生活用电效率(8.30%),上述指标是制约上海市生态效率发展的关键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苏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胡晴,刘柄麟,张超,等.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
1
): 23-2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1.011
摘要
(
270
)
PDF(pc)
(1111KB)(
607
)
可视化
收藏
把握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于优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深远。选取影响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因素,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4年苏州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苏州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发展由土地滞后型转变为人口滞后型;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由不协调过渡到较协调,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土地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原因主要集中在城镇扩张模式和发展政策上。因此, 苏州市应该选择合理的城镇扩张模式,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多元渠道获取城镇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