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成本法的铁矿石资源补偿费合理计征研究
孙志伟,国怀专.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2): 64-67.  
摘要3949)      PDF(pc) (1361KB)(1132)    收藏

按照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铁矿资源补偿费的计征是以原矿为计征对象的。但国内铁矿石原矿的价格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存在疑问。运用成本分析法分析铁精矿的生产成本构成,按照采矿成本占采选成本的比例关系原理研究铁矿石原矿的合理定价,并对计价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原矿品位对计价系数的影响。通过选取国内代表性的铁矿石生产企业样本,分析原矿品位—计价系数趋势分布特点,建立计价系数计量模型,可以针对各铁矿石原矿品位计算对应的计价系数。最后,为使补偿费征收工作易于操作,提出按品位区间确定计价系数的建议,为铁矿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 我国铜矿资源可供性分析
鹿爱莉, 孙志伟, 张华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1): 12-16.  
摘要2388)      PDF(pc) (1387KB)(3385)    收藏

为了掌握我国铜矿资源的经济可供性,本文针对我国铜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建立了我国铜矿资源可供性分析模型;利用可供性评价软件系统对我国铜矿资源进行了可供性分析,表明我国317个未利用铜矿区中有49个矿区的资源储量是可供的,具有可供资源储量的未利用铜矿规模较大,开发经济效益一般;具有不可供资源储量的未利用铜矿大多规模较小,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很差。品位一吨位曲线反映出我国铜矿品位偏低,铜矿品位超过1.25%的基础储量和资源储量均非常少。采用成本一吨位曲线表达了我国铜矿资源在不同成本条件下铜矿的可供资源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