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依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单指标趋势法,分析了全国近10年耕地数量、粮食产能、农业结构产值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全国各省(区、市)3个指标综合变化趋势。通过两个层次的分析,引出耕地总量的概念,提出科学理解1.2亿 hm2耕地红线的内涵:既要综合考虑耕地数量、粮食产能、农业结构产值3个指标,又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动态变化,统筹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之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采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当前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存在的不足,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布局的规划体系、调整原则、管制分区思路等。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省、市、县、乡每一级规划都应当体现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中应把调整前后平均等级不降低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根据分布特点,基本农田管制分区可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密集区两种类型。合理的用地布局和管制分区是保持规划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
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的深化与延续。农用地生产能力包括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及实际产能3个层次。通过建立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理论单产和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和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分别核算分等单元的理论单产及可实现单产,以此为基础核算区域理论产能及可实现产能。农用地实际产能主要是依据核算区域内指定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核算。结合农用地产能核算研究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县进行了农用地产能核算实际案例研究。最后,本文对农用地产能核算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