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疆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李文娜,李莉,刘爽,等
资源与产业    2018, 20 (1): 6-1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80212.012
摘要115)      PDF(pc) (926KB)(562)    收藏
利用三次产业相关数据和投入产出模型,对新疆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产业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准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不合理,第一产业基础薄弱,易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国民经济基础不稳固;第二产业由于缺少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仍然处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的状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此提出巩固第一产业的地位,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挖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等对策建议,期望能够调整和优化新疆三次产业结构,促进新疆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探析
李莉,荣伟,李文娜,等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2): 6-1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0315.013
摘要13671)      PDF(pc) (1249KB)(12816)    收藏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模式选择路径进行探析。通过产业联动程度测度模型,对伊犁河谷地区一二三类产业的联动效应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伊犁河谷地区绝对联动程度方面,一三产业远高于一二产业和二三产业,除二三产业的相对联动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一二产业、一三产业之间的相对连动程度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整体上看,一三产业的联动度均明显高于一二产业和二三产业之间的联动程度。最后提出产业联动发展的6种模式和相应的实施路径,建议从产业布局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空间优化等方面着手,促使伊犁河谷地区的三次产业产生更大的联动效应,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