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土地分类为基础、以内业预判和外业调绘为核心的土地调查流程。这一惯常的土地调查思路和工作流程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土地调查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数据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分类体系的不完善和频繁变更、较为主观的地类判别过程都影响了土地调查成果,使其不能准确、完全的反映土地利用状况。本文在研究现行土地调查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后提出,在逐步完善土地分类体系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和研究,逐步建立土地属性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定量化、标准化联系,将土地调查过程还原为客观、全面、准确的土地属性调查和记录过程。并针对现行土地调查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