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铅锌矿资源分布现状及中资企业开发建议
刘永团,许磊,杜青松.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5): 71-7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1106.007
摘要159)      PDF(pc) (2604KB)(525)    收藏
 对世界范围内铅锌矿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了解,可增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各主要资源国家的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统计出全球部分铅锌矿储量较大的矿山。在综合考虑世界铅锌矿进出口情况,以及中国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为中国地勘企业提出了世界铅锌矿开发建议:1)优选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国家进行合作;2)应重点考虑投资国的投资环境;3)利用别国资源优势建立自己的铅锌产业基地;4)打造新型矿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促进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在矿业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打开困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煤矿类矿山公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以唐山开滦为例
杜青松, 武法东, 张志光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4): 127-132.  
摘要2567)      PDF(pc) (1597KB)(1684)    收藏

建立矿山公园是地质环境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但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典型动力地质现象的特别保护。同时由于煤矿自身属性相对特殊,煤炭开发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对公园的后续建设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曾发生过震灾、岩溶和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近年来,开滦因地制宜地实施塌陷区治理、土地复垦和矿井水合理利用等,明显改善了矿区的地质环境,着力从根本上减少灾害的发生。但是那些潜在的、突发性的和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国内外煤矿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新进展
杜青松, 武法东, 甄世民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5): 106-110.  
摘要2037)      PDF(pc) (1320KB)(1749)    收藏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形式,其文化内涵、范围和价值以及开发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煤矿工业遗产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过去对煤矿的研究更多涉及矿产资源开发与灾害治理,但对闭坑之后的工业遗产保护在文献资料里很难查到只言片语。现在以全新理念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可见煤矿工业遗产不再是遗体,而是一个依然鲜活的生命体。通过界定煤矿工业遗产内涵,明确工业遗产价值,从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煤矿工业保护现状和开发模式。同时阐述了国内煤矿工业遗产开发情况并立足国情提出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