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杨晓艳 张秋惠 张海峰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5): 130-133.  
摘要2152)      PDF(pc) (1028KB)(917)    收藏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和水资源利用紧张度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整理对象、土地整理项目执行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中景观生态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后续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优化对策,为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关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与管制分区的几点思考
程锋 郧文聚 苏强 张蕾娜 杨晓艳 薛剑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5): 122-124.  
摘要2534)      PDF(pc) (1184KB)(900)    收藏

采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当前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存在的不足,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布局的规划体系、调整原则、管制分区思路等。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省、市、县、乡每一级规划都应当体现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中应把调整前后平均等级不降低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根据分布特点,基本农田管制分区可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密集区两种类型。合理的用地布局和管制分区是保持规划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1)
3. 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
郧文聚 杨晓艳 石英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5): 1-2.  
摘要2033)      PDF(pc) (138KB)(1052)    收藏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借鉴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地整理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实践的特点,界定了土地整理的内涵与外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郧文聚,杨晓艳
资源与产业    2007, 9 (5): 0-0.  
摘要52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