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发展初探
田毅,吴克宁,王金满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4): 53-57.  
摘要1536)      PDF(pc) (1297KB)(1598)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加快相关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论述了我国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该学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以及该学科的内涵与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学科,应以土地、水资源、海洋、矿产等资源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资源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等为指导,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以产权产籍有效管理为核心,集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制度为一体,可以实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复垦费用构成与取费标准分析
王金满, 白中科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6): 84-89.  
摘要2303)      PDF(pc) (1448KB)(3681)    收藏

通过比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结合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工程的特点,参考土地整理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费用编制办法,构建了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费用构成框架,并分析确定了其取费标准,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的费用估算提供参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费用主要由工程与生物措施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风险金与价差预备费;工程施工费包含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两部分,其他费用需单独增加措施管护费与复垦监测费,金属矿等一些特殊项目还需要提取风险金;土地复垦需计算工程动态投资,基本预备费等费率选取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3. 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探讨 ——以海伦市基本农田示范区为例
靳取货, 吴克宁, 王金满, 汤怀志, 刘园秋, 邹一旻, 廖谌婳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4): 85-90.  
摘要2624)      PDF(pc) (1651KB)(1720)    收藏

基本农田建设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寒地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潜力巨大,但寒地、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该区在农业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模式,把示范区建设和当地一般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治冻害、控制返浆、保育黑土等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调控措施,以为该区域的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西南丘陵井工煤矿区破坏土地复垦措施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为例
郭利刚, 白中科, 王金满, 杨延君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4): 79-84.  
摘要2363)      PDF(pc) (1547KB)(1877)    收藏

西南丘陵地区煤矿的大面积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如何解决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破坏成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以西南丘陵区贵州黔西青龙煤矿为例,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矿区土地破坏类型提出了矿区破坏土地的复垦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裂缝充填、土地平整、梯田工艺、排灌工程;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有植物筛选、种植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通过以上复垦措施的实施来引导西南地区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今后其他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分析
王金满, 白中科, 崔 艳, 张继栋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2): 83-88.  
摘要2104)      PDF(pc) (1192KB)(1058)    收藏

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矿区破坏土地复垦难度极大。本文以太西煤集团民勤实业有限公司红沙岗矿区二号井为例,在充分调查项目区气候、地貌、土壤、水源以及植被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西北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复垦目标定位为尽量减少原生态扰动,以保护地表砾幂层、增加地表覆盖为核心进行植被建设;本区域土地生态复垦方向为超旱生灌木林(林间种草)或草地,并针对土地利用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的切实可行的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包括生态复垦措施及其规划布局方案,可为同类型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黄土高原脆弱生态采煤区生态产业开发水资源优化利用方案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
王金满 白中科 丁涛
资源与产业    2009, 11 (5): 70-73.  
摘要4675)      PDF(pc) (1376KB)(1585)    收藏

发展生态产业工程是实现黄土高原脆弱生态采煤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平朔矿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脆弱生态采煤区生态产业工程有限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包括设施种植、畜牧养殖、沼气工程和植物园工程,并基于水资源优化利用方案进行了水资源的供求平衡分析。研究发现:平朔矿区在节水条件下发展生态产业工程水资源有一定的盈余,可为今后发展完善过程中适当调整规模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