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 伟,安海忠,于 光. 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6): 101-105. |
[2] |
王满银,肖瑛. 基准地价的表现形式[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2): 98-101. |
[3] |
南雪玲. 基于耕地“力业相称”的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用地的挂钩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1, 13(2): 77-82. |
[4] |
夏天, 周勇, 于雷, 戴维斌. 湖北省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体系的建立[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7-12. |
[5] |
王树金, 陈文宽. 工农用地协同调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13-18. |
[6] |
白丽娜, 王冬艳, 刘立新, 张纯国, 徐倩, 费新宇. 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有序性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44-48. |
[7] |
王金满, 白中科. 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复垦费用构成与取费标准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84-89. |
[8] |
黄炀,蔡春,陈华臻,叶京星. 基于跨越式发展的沙坪坝区工业用地调整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137-140. |
[9] |
唐鹏, 李建强, 肖君. 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6): 161-166. |
[10] |
王晓青, 李建强. 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1个省份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4): 24-28. |
[11] |
徐勇戈, 吴淑和, 王珏. 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足迹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4): 150-153. |
[12] |
杨阳, 付梅臣, 赵丽.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廊坊市固安县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2): 51-56. |
[13] |
曾 晖, 张宏杰, 师丽平. 基于安全格局的矿区土地利用研究——以武安市西石门矿区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2): 73-78. |
[14] |
陈 静, 付梅臣, 陶金, 张伟, 刘宗强. 唐山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驱动机制[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1): 60-63. |
[15] |
吕立刚, 石培基, 潘竟虎, 曾翠萍. 基于AHP和特尔斐方法的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甘肃西峰工业园区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1): 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