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俊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演化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2] 杨俊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130-181
[3] 何自新.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 [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4] 陈安宁, 韩永林, 杨飏,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 [J].低渗透油气田, 2000, 5(3):30-39
[5] 陈占坤, 吴亚生, 罗晓容, 等.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 段古输导格架恢复 [J].地质学报, 2006, 80(5): 718-723
[6] 杨华, 张文正.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 [J].地球化学, 2005,34(2): 147-154
[7] 毛明陆. 试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6—长8沉积期的构造背景 [J].低渗透油气田, 2005,10(1):13-16
[8]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古地理学报, 2005, 7(1):34-43
[9] 杨友运, 张蓬勃, 张忠义.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J]. 科技地质情报,2005, 24(1):45-48
[10] 李元昊, 蔺防晓,杜金良,等.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J].油气勘探, 2007:19-24
[11] 罗静兰, 李忠兴, 史成恩, 等.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J].地质通报, 2008, 27(1):101-111
[12] 夏青松, 田景春.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10(4):11-13
[13] 谢庆邦, 贺静. 陕甘宁盆地南部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评价 [J]. 天然气工业, 1994, 14(3):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