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热点文章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声明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成金华[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清洁能源关键矿产加工产品供需预测及保供措施研究——以锂、钴、镍为例
易杏花, 王笑笑, 成金华, 胡松琴
资源与产业 2025, 27 (
1
): 63-7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1204.001
摘要
(
31
)
PDF(pc)
(1478KB)(
17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预测清洁能源关键矿产加工产品供需量,探索提升中国关键矿产加工产品供给保障水平的有效路径对于保障关键矿产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焦于锂、钴、镍三大清洁能源关键矿产加工产品,采用灰色预测模型、ARIMA模型及各单项模型基于熵值法的组合模型,对2023—2030年我国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资源加工产品的市场供求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锂、钴、镍矿加工产品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时表现出色,相较于单项预测方法,其预测精度显著提升,误差大幅减少;2)在考虑二次资源贡献后,预测2030年锂、钴矿加工产品市场需求将分别达到153.74万t、25.34万t,而供给量分别为183.56万t、23.36万t,表明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但需警惕技术革新对市场的潜在扰动;3)对于镍矿加工产品,若不计入再生资源,其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预示需紧急加强国内镍矿加工产品的供应能力以保障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基于此,提出如下保供策略:针对锂资源,应重视深层卤水提锂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油锂同探”模式,强化技术创新,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应对市场波动风险;对于钴矿资源,倡导循环经济,加大再生钴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原生钴矿开采压力;就镍资源而言,建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海外投资与产能合作,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同时加强国内镍矿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确保镍资源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中国钕铁硼全产业链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估
冷志惠, 孙涵, 成金华, 等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
4
): 104-11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228.001
摘要
(
41
)
PDF(pc)
(1858KB)(
33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加速向“碳中和”目标转型,关键零部件钕铁硼的战略价值越发凸显,成为国际稀土博弈的核心战场。科学评估钕铁硼全产业链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稀土行业在新一轮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全产业链视角,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和显性比较优势方法,将含钕元素产品市场渗透率运用到出口贸易数据中,对1990—2021年中国钕铁硼全产业链173种商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演变趋势进行研判。研究发现:1)近年来,中国钕铁硼全产业链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商品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2)出口增长模式由原来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共同拉动转向由竞争力主导的模式转变;3)全产业链中下游产品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攀升;4)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钕铁硼全产业链产品面临着出口结构优化程度较弱、精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低于传统的主要制造强国(日本和欧盟)、钕金属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被日本取代,以及终端应用产品比较优势提升缓慢、与世界强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挑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高度重视产业链上游产品传统优势快速下降的突出问题;2)积极培育具有潜力的精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3)加大终端应用产品科技投入,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区域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综述与展望
余茹,成金华
资源与产业 2018, 20 (
5
): 67-7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80925.001
摘要
(
421
)
PDF(pc)
(8877KB)(
755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探究区域生态承载力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评价的准确性。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推动下,各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力的综合评价,生态文明评价成为指引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在融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文明评价,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资源生态研究将成为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环境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理论的延续与方法的改进
陈军,成金华,付宏
资源与产业 2004, 6 (
5
): 0-0.
摘要
(
553
)
PDF(pc)
(122KB)(
1551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资源经济学的优势及课程建设
成金华,吴巧生
资源与产业 2001, 3 (
7
): 0-0.
摘要
(
555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市场经济条件下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探讨
白永亮郭凤典成金华
资源与产业 2001, 3 (
2
): 0-0.
摘要
(
520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政府宏观调控与资源产业管理
杨子敏查道林成金华
资源与产业 2000, 2 (
9
): 0-0.
摘要
(
576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与产业集聚研究
吴巧生成金华杨茜朱蓓
资源与产业 2000, 2 (
6
): 0-0.
摘要
(
517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5
)
Select
9.
清洁能源关键矿产供需预测及保供措施研究
——以锂、钴、镍为例
易杏花, 王笑笑, 成金华, 胡松琴
资源与产业
录用日期: 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