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资源与产业2012 Vol.14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循环经济DEA模型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综合评价
    张伟,朱金艳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07.  
    摘要4338)      PDF(pc) (1447KB)(1408)    收藏

    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DEA模型的基础上,将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指标纳入评价系统中,构建了循环经济DEA模型。应用循环经济DEA模型对黑龙江省9个资源型城市包括哈尔滨市、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给出各个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大庆市和大兴安岭市循环经济发展良好;牡丹江市和黑河市为技术有效但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决策单元,循环经济处于初级阶段;其他4个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5)
    2. 工业园生态化推进的西部典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刘峰,阚瑷珂,李国明,卢海滨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8-11.  
    摘要2088)      PDF(pc) (1591KB)(1362)    收藏

    随着西部大多数城市的资源开发进入稳产期或衰退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生态环境的劣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攀枝花市3个行政分区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业园生态化推动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在攀枝花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做好现有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化,注重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引导,推进生态产业链构建,加强生态园区建设。本研究对于推动攀枝花市及其他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以及探索在资源衰竭条件下城市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
    商允忠, 王华清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2-17.  
    摘要1877)      PDF(pc) (1648KB)(1276)    收藏

    提出“转型效率”的概念,并选取其主要指标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DEA方法和交叉评价方法运用到当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效率评价研究当中,从宏观角度对2006—2009年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各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山西省各城市转型效率在整体上变化不大,一直处在0.87~0.91之间,但各城市转型效率差异明显。通过传统DEA方法和交叉评价方法的比较发现:吕梁、晋城等市转型效率较高,其转型战略值得其他城市借鉴,而忻州市低投入低产出的结构则需改进,并且很多城市的转型效率在个别年份存在较大的跳动性,改进方向也不尽相同,各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转型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红土型镍矿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霍晓萍,付伟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8-25.  
    摘要3186)      PDF(pc) (2147KB)(3324)    收藏

    东南亚红土镍矿是我国境外矿业投资的热点。境外矿业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市场行为,系统而理性地分析投资方的自身能力以及对象国的投资环境,对于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成功至关重要。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红土镍矿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投资行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4组要素。在SWOT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SO(增长型) 战略+ST(多元化)战略是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红土镍矿的有利方向。依据实地考察经验和中国国情,对投资战略的具体实施给出了6项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5.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研究——以盐城市为例
    钟兰艳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26-30.  
    摘要2581)      PDF(pc) (1340KB)(1463)    收藏

    研究目的:针对盐城市地域特征,探寻适合盐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对策。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盐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设占用过多耕地而耕地总体质量差,尤其是在占补平衡中,占的是城市郊区的优质耕地,而新补充的耕地多属沿海新开垦的滩涂,在质量上较差,并没有真正完成国家所要求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研究结论:盐城市耕地资源保护的重点为合理规划及节约建设用地,耕地保护应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优势矿产资源界定研究——基于SMART-ROC简易多属性评等技术
    牛丽贤,余良晖,张寿庭,贾文龙,薛亚洲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31-36.  
    摘要1542)      PDF(pc) (1551KB)(1427)    收藏

    优势矿产资源对于一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甚至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国内尚缺乏对优势矿产资源界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了填补国内对优势矿产资源基础理论的空白,运用SMARTROC简易多属性评等技术对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进行界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石墨、钨、稀土、锑、重晶石、钼矿、菱镁矿、锡矿、磷矿、硅藻土、煤和萤石12种矿产在资源禀赋、采选条件、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可替代性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其中,石墨、钨、稀土、锑具有明显优势,而萤石、煤、硅藻土、磷矿、锡矿、菱镁矿、钼矿、重晶石具有相对优势。鉴于优势矿产资源的动态性,本研究结果仅适用于今后三到五年,对优势矿产资源的界定和评价工作应定期持续开展,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评价方法,更新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陈超,陈正,金玺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37-42.  
    摘要1853)      PDF(pc) (1739KB)(2046)    收藏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金、锑、汞、锡、钨、以及铜、铁等金属矿产。这些矿产产量在世界及独联体国家位居前列,成为该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情况、地质工作程度、投资及矿业政策等,分析了投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矿业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提出建议,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8. 残采矿山投资及矿业权评估
    杨帆,肖荣阁,李文杰,陈铭杰,牛红薇,贾楠,邱苏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43-48.  
    摘要1748)      PDF(pc) (4137KB)(1589)    收藏

    将具有采矿权的矿山划分为建设矿山、生产矿山和残采矿山3种矿山类型。建设矿山矿权评估主要是可采储量的评估和投资核算;生产矿山矿权评估需要对剩余可采储量进行核实,对井巷建设和地面建设投资进行折旧核算;残采矿山评估需要进行储量核销、剩余可采储量核查、新资源类型的估算,井巷建设的核销、折旧,地面建设的核销、折旧等。其中残采矿山具有潜在的投资价值,包括残留具有经济价值的难采难选矿,残采矿山所处有利的成矿带具有区域找矿潜力,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周遍中小矿山资源,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境外投资存在汇率风险、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成本风险,需要进行认真论证分析和技术评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9.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兰州市水资源效率评价
    吉亚辉,张浩文,姜玲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49-52.  
    摘要4705)      PDF(pc) (1340KB)(1711)    收藏

    鉴于当前严峻的水资源利用现状,通过建立DEA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农业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全社会劳动者及固定资产投资为输入指标,以GDP为输出指标,对兰州市2000—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年中DEA有效年份占55%,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均为0,即投入和产出达到最优状态。在DEA无效年份中投入冗余,存在资源浪费情况,要素利用效率不足,但效率在逐渐提高,可以通过DEA投影结果对其进行改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8)
    10. 霍西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
    郑贵强,唐书恒,张静平,李忠城,解慧,吴敏杰,万毅,孙鹏杰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53-57.  
    摘要1820)      PDF(pc) (1950KB)(1338)    收藏

    目前,霍西盆地因尚未进行有效的资源勘查潜力评价,研究工作迫在眉睫。灰色聚类法适用于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因霍西盆地资料较少且数据不全,勘探潜力评价还有许多灰色性,因而选用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价是合理可行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建立起了勘查潜力评价体系,对霍西盆地带进行了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霍西盆地北部地区勘查潜力以良级为主,局部地区为优级,适宜进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而南部大部分地区评价结果以可级和差级为主,勘查潜力较差,建议暂不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1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赵建宁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58-64.  
    摘要1785)      PDF(pc) (5535KB)(1355)    收藏

    研究目的:对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影响因素、划分方法和程序进行探讨,并对江西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叠加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以县域为基本划分单元,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决策系统形成最终分区成果。研究结果:按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方法,将江西省99个县(市、区)划分为3种一级类型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和6种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环湖圩田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岗地低丘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红砂岩类丘陵工程模式和丘陵低山工程模式,形成了类型区分布图。研究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分区方法科学合理,易于操作,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成果符合江西实际,对江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山东黄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赵瑾璐,王翔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65-68.  
    摘要3059)      PDF(pc) (1332KB)(1580)    收藏

    山东作为我国第一产金大省,其黄金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山东经济乃至全国矿产资源产业都有重大影响。当前山东黄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黄金深加工不足、工艺水平不高、黄金矿产资源紧缺以及黄金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视角提出山东黄金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其中生产方法、原材料控制和企业组织的创新是山东黄金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的形式包括:提高黄金深加工水平、寻求黄金矿产资源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合理布局企业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遗产资源管理研究
    孙克勤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69-75.  
    摘要1825)      PDF(pc) (2271KB)(1482)    收藏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的龙骨山,是一处世界著名的古人类遗址。这处遗址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古人类发现之一是从中更新世到旧石器时代史前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杰出的例证。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直到今天,北京人遗址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为全球同期古人类的演化、行为、生态和环境对比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科学数据。简述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特征,并将其与全球其他同类世界遗产地进行了对比。目前,这一遗产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缺乏综合的管理规划、城镇发展、自然灾害等。总结了这处遗产地的保护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对策用以保护这一遗产地突出普遍的价值,包括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4. 北京市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申健,李巧刚,刘晓晓,杨少华,郭英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76-80.  
    摘要1684)      PDF(pc) (1806KB)(1628)    收藏

    首先介绍了北京市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现有在生产矿山120个,主要集中在房山与门头沟地区。在北京市在生产矿山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数据及资料的统计,从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含水层与水环境影响破坏3个方面分析说明了北京市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全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较严重。在全市在生产矿山的调查中,掌握了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情况,目前已开展治理工程的矿山企业仅占总量的22%。依据北京市在生产矿山特点以及治理现状,对北京市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提出了管理、技术与经济3方面对策及建议,有助于北京市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15. 地学文化产业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研究
    黄磊,马伯永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81-85.  
    摘要1494)      PDF(pc) (1334KB)(1420)    收藏

    文化产业政策关系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是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地学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地学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总结了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针对当前我国地学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家文化产业的目标及文化产业的资源建设框架、产业组织、产业布局等主要内容,分别从完善政策法规、依靠统筹规划、经费投入保障、队伍建设保障、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地学文化产业化的政策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6. 俄罗斯三大煤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
    吕玉民,王红岩,汤达祯,刘洪林,许浩,刘人和,陶树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86-91.  
    摘要4627)      PDF(pc) (1353KB)(1781)    收藏

    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俄罗斯三大煤盆地(库兹涅茨克、通古斯、勒拿)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这些煤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归纳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而初步确定俄罗斯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和开发远景区。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克煤盆地煤层多、煤厚大、含气性好、煤层气资源大且丰度高,再加上自然环境、基础设施较好,是俄罗斯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区;通古斯、勒拿煤盆地煤层多、煤厚较大、含气性较好、煤层气资源大且丰度较高,但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的约束,目前仅作为俄罗斯煤层气开发远景选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7. 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对策
    德吉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92-95.  
    摘要1918)      PDF(pc) (1328KB)(1708)    收藏

    西藏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对于实现西藏经济增长、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丰度、经济、技术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分析提出了西藏优势矿产资源的判定原则: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并以资源禀赋和勘查成果为依据,重点介绍了铜、铬、锑、盐湖矿产等西藏优势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资源潜力及其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8.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可操作性分析
    杨延君,白中科,周伟,郭利刚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96-99.  
    摘要1581)      PDF(pc) (1384KB)(1614)    收藏

    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践出发,探讨土地复垦方案在整个复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方案中涉及的复垦工程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复垦方案在整个复垦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2)复垦方案的编制实现了土地复垦与采掘工作同步进行,从总体上确定了复垦方向,把握了复垦资金,保留了珍贵的表土资源。3)复垦工程主要包括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监测与管护工程等。4)由于复垦方案的静态性不能与采矿活动的动态性相衔接,复垦方案图件比例尺较小,复垦工程未落实到具体地块等原因,使复垦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差。若要确保复垦工程具有可操作性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损毁土地初期应以生态措施为主;编制与复垦方案相配套的阶段设计、年度设计;局部工程先行,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19. 潮汕坳陷中生界地震相与沉积相研究
    段九春,米慧芬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00-105.  
    摘要1677)      PDF(pc) (7938KB)(1831)    收藏

    潮汕坳陷是一个以中生界为主体的坳陷,油气勘探程度极低,仅有1口探井且位于坳陷边缘。根据研究区地震资料丰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中生界地震相-沉积相的研究工作,将潮汕坳陷中生界划分为3个地震层序,根据地震波组反射特征,划分出8种不同的地震相类型,在地震相的平面图和地震层序等厚图编制的基础上,编制了潮汕坳陷中生代各时期的沉积相图,恢复了潮汕坳陷中生代各时期的沉积面貌,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20. 里下河湿地休闲渔业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以盐城市九龙口湿地为例
    凌申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06-110.  
    摘要1547)      PDF(pc) (1668KB)(1563)    收藏

    里下河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潟湖型湖荡湿地,具有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良好前景。以盐城市九龙口湿地为例,基于SWOT方法,分析了九龙口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威胁),提出九龙口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实施湖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造休闲渔业旅游品牌项目,开发地方水乡特色文化,加快湖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休闲渔业专业人员培训,拓展休闲渔业投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松辽西斜坡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王建平,樊太亮,胡晓兰,王宏语,陈晓智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11-116.  
    摘要1787)      PDF(pc) (8181KB)(1503)    收藏

    依据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松辽西斜坡地区展开了嫩江组—青白口组地层的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斜坡地区主要经历了坳陷期和反转期构造运动,断裂类型多样,主体呈北北东和北北西向延伸,整体规模较小。平面上,区域构造自西向东可分3个带:西部简单斜坡带,中部背斜带和东部洼陷带。研究区微幅度构造发育,中部背斜带易形成断背斜型、断鼻型和构造-岩性型圈闭。以高角度、小断距为特征的断裂多形成垂向输导通道,广泛发育的背斜-岩性类构造输导脊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运移路径,沟通了东部洼陷带的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聚集成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22. 低碳背景下环境管制区域化演进与效应分析
    罗志红,朱青,熊国保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17-123.  
    摘要1732)      PDF(pc) (1356KB)(1342)    收藏

    低碳背景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提高环境管制效率,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目前,传统环境管制模式基于厂商为基本单元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制约了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环境产权区域化、产权主体人格化、环境配额量化等制度创新,实现环境公司对环境配额的垄断经营,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厂商作出消耗环境配额的最优决策。可以进一步降低管制成本、提高管制效率,实现环境保护“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 的转变,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23. 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时空差异分析
    王桂波,南灵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24-130.  
    摘要4315)      PDF(pc) (1368KB)(2006)    收藏

    为了定量测度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时空差异,为陕西省土地利用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对陕西省2000—2007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碳吸收量进行测算,并利用碳排放基尼系数进行区域差异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07年达4 944.08万t,年均增长率为9.46%;2)2000—2007年期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出关中最大,陕北次之,陕南最小的分布格局;3)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基尼系数按区域分解表明,陕西省不仅整体上表现为碳排放量的增加而且三大区域内部也表现为碳排放量的增加;4)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基尼系数按土地利用方式分解表明,区域建设用地利用的不平衡是影响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盖州市杨运乡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田颖,程捷,张威,李杰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31-138.  
    摘要1584)      PDF(pc) (3191KB)(1349)    收藏

    杨运乡是盖州市一个泥石流多发区,曾发生过多次泥石流,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以1981年7月在该区发生的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对该区的泥石流堆积物、地形地貌、植被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收集了当地的地质资料和气候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研究表明,本次泥石流为稀性、暴雨型泥石流,属于大型泥石流;堆积物为粗大砾石,无分选,磨圆差,物质主要来源于周围山体,是植被覆盖较低的花岗岩风化产物;泥石流主要形成于每年7—8月的暴雨季节,沿切割深、坡陡的冲沟发育,并在冲沟口形成堆积区;特大暴雨是本次泥石流发生的诱发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5. 基于Quickbird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分形特征研究
    袁涛,冯聪,周伟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39-143.  
    摘要1570)      PDF(pc) (2930KB)(1574)    收藏

    分形维数可以有效地描述复杂纹理特征,传统的遥感自动分类主要利用数据的波谱特征信息,很难充分有效的利用遥感影像的纹理信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广泛使用,如何量化纹理特征,根据不同地物的纹理信息进行地物的分类等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在对比不同边缘提取算子提取效果的基础上,对4种典型土地覆盖类型的Quickbird数据进行边缘提取,并在MATLAB平台下计算影像样本盒维数,通过对比发现这些土地覆盖类型盒维数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分形维数对遥感影像的纹理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利用影像纹理信息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进行有效区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2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炭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孙慧,刘媛媛,张娜娜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44-149.  
    摘要2105)      PDF(pc) (1355KB)(1641)    收藏

    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是煤炭资源丰富省区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以全国煤炭资源储量前四位的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四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2个层面构建了由4因素11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得出了四省区煤炭产业的竞争力指数和竞争力排名,即山西最具现实竞争力,其次是内蒙古、新疆和陕西。同时新疆是最具潜在竞争力的省份,基于此,提出了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及四省区协同共建的产业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5)
    27. 重庆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唐兵,袁桂花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50-156.  
    摘要1644)      PDF(pc) (3225KB)(1256)    收藏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区域旅游市场拓展的基础。本文以重庆国内旅游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国内旅游流的时间、流向、流量三大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统计资料,对国内旅游流年际与季节性指数等方面进行旅游流时间结构特征研究;对国内游客在重庆区域内的流动进行旅游流流向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用地理集中指数、空间使用曲线等方法进行旅游流流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国内旅游流在时间上呈现季节性强、时间分布相对集中等特征;流向上,大部分旅游者不是将重庆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是过镜地;流量上,客源市场较集中、单一,在区域内也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结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28. 室内南湖景观通透度对武汉市住宅价值的影响——基于CVM的实例研究
    钟海玥,张安录,蔡银莺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1): 157-163.  
    摘要1594)      PDF(pc) (1415KB)(1457)    收藏

    南湖是武汉市的第二大湖,景观生态价值明显,对其周边的住宅的价值具有一定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从室内景观通透度的角度出发,在对南湖周边和非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采用CVM法对室内南湖景观通透度对武汉市住宅价值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评估,另一方面,对当前南湖周边购房者对南湖景观通透度的实际支付情况进行了预测,将两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室内南湖景观通透度对住宅的价值具有正向的影响,室内可看见南湖景观的房间越多,住宅的价值越高;2)当前室内南湖景观通透度对住宅价值的增值作用并未在房价上得到充分体现,购房者的实际支付额还不到其价值的一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我国锡都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发言稿
    赵鹏大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1-2.  
    摘要1234)      PDF(pc) (1294KB)(131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等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以邢台市为例
    郝东恒, 王瑞科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3-7.  
    摘要5989)      PDF(pc) (1469KB)(1603)    收藏

    邢台市是以冶金、煤炭、建材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其特点是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优势矿产明显且较为集中,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资金投入不足,新发展矿产地少;原有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依然存在;大多数浅部矿经过长期开采利用,目前资源量已大大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现状多方面比较与借鉴,重点分析了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现状和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从而提出邢台市产业转型的一些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六盘水为例
    胡晓晶, 李江风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8-14.  
    摘要1864)      PDF(pc) (1939KB)(1613)    收藏

    资源产业的特殊性使得产业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经之路。在我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定历史背景,资源型城市分布面积之广、所面临的衰退趋势之严峻更是引起了政府和相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论文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旅游产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中最为典型的煤炭城市——六盘水为例,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六盘水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目前在转型中所拥有的优势条件,表明六盘水旅游业产业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但产业规模尚小,适合定位为先导产业。最后提出了六盘水产业转型的可行性建议——对其旅游业开发与保护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淮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旅游业发展
    吕宁, 冯凌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15-20.  
    摘要2487)      PDF(pc) (1365KB)(1728)    收藏

    淮北作为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开采,已经进入资源枯竭、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城市发展乏力、经济亟待转型的关键阶段。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具有后发优势。旅游业之所以能够作为淮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与旅游业具备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发展优势、宣传优势等密不可分。为此,明确发展战略、细分目标市场、聚集空间布局、强化市场促销等发展思路,成为淮北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湘西州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杨正存, 王申强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21-26.  
    摘要2334)      PDF(pc) (1951KB)(1687)    收藏

    湘西是我国重要锰锌产业基地,其经济是典型的矿业主导型经济,矿业经济对湘西州工业经济增长、外汇、税收都有深刻影响,同时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了相关原材料加工、物流、交通、就业等行业的发展。但矿业开发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矿山布局不尽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矿山环境和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等。从调整产业结构、规范矿业权出让、增加资源储备、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湘西州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34. 西部五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分析
    褚晓, 沙景华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27-32.  
    摘要4202)      PDF(pc) (1369KB)(1504)    收藏

    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慢等突出矛盾,严重影响着地区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一般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吸引外资水平3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选取9项指标对我国西部五省46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对比,并对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西部五省中,内蒙古和陕西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山西转换能力最弱,并依据之前得出的结论,对提高五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中西方节能减排政策比较研究
    黄德林,邵月,艾希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33-38.  
    摘要1618)      PDF(pc) (1363KB)(1634)    收藏

    从政策层面着手,对中西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节能减排政策的目标、主体和手段等方面将中西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比较,寻出我国在节能减排政策领域的缺陷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建立健全融资政策、能源价格政策和节能减排考核问责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进而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36.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研究
    侯海青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39-42.  
    摘要1300)      PDF(pc) (1352KB)(1285)    收藏

    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不断增加。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普遍存在油气藏识别难、油层孔喉小、渗透率低、油井注水效果缓慢等制约因素,导致低渗透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需要广泛的技术资源和专业能力,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开放式创新为石油企业有效利用和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实现创新联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每一成员企业提供一种追逐市场竞争优势所必需的企业间合作,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37. 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
    张璐, 黄德林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43-49.  
    摘要2788)      PDF(pc) (1364KB)(1785)    收藏

     矿业为一个国家提供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原材料与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我国矿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矿山环境问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使经济建设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矿业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阐述了保证金制度的概念及实质,提出了建立该项制度的原则,结合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2)
    38. 制定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田芳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49-53.  
    摘要1860)      PDF(pc) (1355KB)(1642)    收藏

    矿产资源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根据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从现在到2020年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将会日益增高,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所以这段时间就是我国获取世界矿产资源的最佳战略机遇期。通过比较研究日本相关法律制度,认为我国应制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办法》,同时强化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设立中介服务机构,以稳步推进矿业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步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39.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研究
    赵小敏, 邓建宇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54-59.  
    摘要1597)      PDF(pc) (1365KB)(1642)    收藏

    在分析研究制约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的基础上,以江西龙南县为例,采用实地抽样调查分析、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评价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从村庄人地关系指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投入强度、农村居民点利用效益指数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指标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2个方面提出了评价的技术方法。实证研究得出龙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度总体不高、村庄内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尤其是东江乡、汶龙镇、安基山、九连山等乡镇(场)的集约节约度最低。因此,在龙南县应大力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GLP模型和AHP法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清河县为例
    孙艾青, 吴克宁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2): 60-65.  
    摘要1859)      PDF(pc) (1655KB)(1313)    收藏

    以清河县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运用系统理论解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问题。首先,定性分析清河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结合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相关规划控制指标,建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构造出3个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备选方案。最后,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择优,得出清河县土地利用结构最优方案。结果显示,清河县2020年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比例应该调整为68.03:3.14:1.91:.5.56:6.06:10.72:0.14:1.57:0.07:0.10:2.71,这时土地利用结构最优,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