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非主题来稿选登
    水资源绿色效率动态变化与空间溢出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宋敏, 杜思璇
    2021, 23(4):  1-1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1
    摘要 ( )   PDF(mobile) (146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SBM模型(slack based model)计算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效率,并与传统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然后分别利用Moran's I指数、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以期确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机制,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利用与优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上游、中游地区下降趋势明显;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邻省的经济水平、环境规制、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占比对水资源绿色效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邻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资源禀赋、农业用水比重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议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资金与技术投入。

    土地出让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升艳, 郭行
    2021, 23(4):  11-2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531.001
    摘要 ( )   PDF(mobile) (103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OP法测算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企业视角分析土地出让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异质性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对位于中西部地区、所在省份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所在城市财政压力较小地区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用更大;土地出让市场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此,为了使土地要素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方面要运用土地出让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化出让水平,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土地融资功能,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杨恺钧, 熊敏敏
    2021, 23(4):  21-2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3.001
    摘要 ( )   PDF(mobile) (103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动态良性循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工业集聚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水平和水环境污染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强的“U”形变化特征,说明工业集聚水平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水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工业集聚水平下,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表现出不同的外部性特征;工业集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样具有显著的双门槛作用;随着各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技术溢出效应对水环境污染的减排作用表现出先强后弱的趋势。

    政策工具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优化研究
    赵红梅, 李雯
    2021, 23(4):  30-4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5
    摘要 ( )   PDF(mobile) (306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在调整城市转型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政策工具分类、内容编码、频数统计等方法,结合PMC指数模型,对国家47项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进行量化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层面政策工具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偏向使用环境型政策工具;从政策发展过程来看,政策工具使用不连贯,其中监督、评价环节政策工具存在空缺;47项政策的PMC指数等级均为合格以上,PMC曲面位于坐标轴的较高水平,但部分政策在某些评价变量上的得分较低。平衡各类政策工具结构,从多维度评价政策优劣,可充分发挥政策工具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先导作用。

    面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水资源污染防治政策评价及优化路径探究——基于PMC指数模型
    刘亚婷, 张庆
    2021, 23(4):  43-5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4
    摘要 ( )   PDF(mobile) (126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10项典型的水资源污染防治政策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构建评价体系。根据PMC指数和PMC立体曲面图对水污染防治政策进行评估,以期为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0项政策中有1项达到完美级别,5项为优秀级别,4项为可接受级别,10项政策的PMC指数平均值为8.17,我国水资源污染防治政策设计整体较为合理。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并结合我国水生态治理情况,提出了以下优化建议:政府主导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与管理;资金与技术“双管齐下”,增加政府资金投入,鼓励市场资本投资,强化技术支撑;构建多元均衡的政策工具体系,组合使用多种类型政策工具;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

    企业水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化工行业上市企业的数据
    张倩, 沈菊琴, 孙付华, 等
    2021, 23(4):  53-6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3
    摘要 ( )   PDF(mobile) (103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信息披露正在成为高水敏感企业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号并获得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以及如何披露水信息开始成为政府、社会及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以2016—2018年沪市A股化工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企业特征、内部治理、财务状况以及外部影响因素4个视角探究了其对水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上市年限、资本密集度、总资产收益率、社会监督压力与水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董事会比例、托宾Q值与水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设备更新率及企业所处区域经济水平对水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未通过模型检验。为了提高化工企业的水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建立水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和财务状况、强化外部监督机制等相关建议。

    基于复杂网络的锌矿石国际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梁子懿, 董志良
    2021, 23(4):  63-6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2
    摘要 ( )   PDF(mobile) (252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锌矿石的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发生改变。通过对2010—2019年锌矿石国际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以国家为节点,国家之间存在的贸易联系为边的锌矿石国际贸易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国际锌矿石贸易网络演变特征,识别出贸易核心国家及枢纽国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制定锌矿石贸易政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锌矿石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关系集聚在少数国家的局面逐渐被打破,贸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中国锌矿石贸易量多年位列第一,处于贸易枢纽中心。建议利用好合作伙伴关系的优势,在进口方面与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加强合作,同时提高冶炼技术,以缓解供应压力。

    “一带一路”省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6年经验数据的分析
    王琴, 刘冬辉, 孟令杰
    2021, 23(4):  70-7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2.002
    摘要 ( )   PDF(mobile) (124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计算2006—2016年我国 “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市、自治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讨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和动态规律,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探究其变化的内在来源和驱动因素,以准确把握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和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 “U”形变化趋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有效改善;“一带一路”区域内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区域异质性,东南沿海省(市)高,其次是东北、西南,最低的是西北地区;技术进步是驱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重要因素,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一带一路”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辽宁省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多尺度分析
    满谦宁, 关伟
    2021, 23(4):  78-8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4.001
    摘要 ( )   PDF(mobile) (38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尺度直接影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以辽宁省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基尼系数等探讨辽宁省制造业在多个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从行政区的视角来看,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制造业分布的两个核心城市,东西两翼地区制造业产值相对较低,主要城市中心城区的周边地区是制造业企业分布集中的区域;从连续空间尺度的视角来看,随着研究空间尺度的增大,辽宁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由多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心格局,其他部分地级城市仅在10~15 km的较小空间尺度下表现为制造业中心区;辽宁省制造业的空间差异程度与空间相关性的强弱表现出一定的尺度效应, 6~54 km尺度是研究辽宁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合适尺度,此空间尺度范围内辽宁省制造业均表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以及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性。

    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国土开发战略研究——以新蔡县为例
    曾光建, 邢雷雷, 王钊
    2021, 23(4):  86-9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1.006
    摘要 ( )   PDF(mobile) (311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国土开发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进行改进,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不高,没有极重要区,重要区面积仅占3.93%,主要分布在新阳高速、大广高速两侧以及汝河、洪河等地;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80.67%,呈现“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西南部、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城镇建设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77.24%,呈现“中西部和镇区高,东西部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今后应按照“五带四片、一区多点”的国土开发战略布局,合理安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边界及路径研究
    周伟, 沈镭, 钟帅, 等
    2021, 23(4):  94-10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22.001
    摘要 ( )   PDF(mobile) (125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自然资源政策制定与管理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根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求界定了生态产品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的系统边界。在边界内从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构成、生态产品核算、权衡等方面论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本文还利用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核算、权衡、生产、交易、消费等单元过程。在对生态系统及生态产品进行实践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产、交易、消费三个关键环节的可选路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选择的实质是界定不同交易方式,并将各生产阶段产出的生态产品转化为消费阶段的消费品。生产阶段的核心是生产要素的输入者和输入方式,消费阶段重点是支付者,而支付者与生态产品的消费类型相关。参考路径开展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流程分析与总结,对于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