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建文, 王德发, 张晓东.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分析[J]. 地学前缘, 2000, 7(4): 371-379
[2] 唐华风, 王璞珺, 姜传金, 等.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隐伏火山机构物理模型和地震识别[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2): 530-536
[3] 黄薇, 印长海, 刘晓, 等. 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06, 26(6): 14-18
[4] 卲正奎, 孟宪禄, 王璞珺. 松辽盆地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9(1): 33-36
[5] 黄玉龙, 王璞珺, 冯志强, 等. 松辽盆地改造残留的古火山机构与现代火山机构的类比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7, 37(1): 65-72
[6] 唐华风, 王璞珺, 姜传金, 等.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地震特征及其与控陷断裂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7, 37(1): 73-78
[7] 王璞珺, 陈树民, 刘万洙, 等.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24(1): 18-27
[8] 王璞珺, 迟元林, 刘万洙, 等.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3, 33(4): 449-456
[9] 王璞珺, 刘万洙, 程日辉, 等. 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储层预测和评价[R]. 大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003
[10] 唐华风, 王璞珺, 姜传金, 等. 波形分类方法在松辽盆地火山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42(4): 440-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