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庆琳, 冯连勇. 中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比较及其趋势展望
[J]. 石油科技论坛, 2005(5): 32-39
[2]何沛. 有关石油储量定义的新建议
[J]. 断块油气田, 1997(6): 38
[3]吴杰, 张自伟. 中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比较分析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6): 165-168
[4]吴国干, 胡允栋, 王永祥, 等. 重新认识中国油气储量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对应关系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5): 62-70
[5]Martinez A R, McMichael C L. 石油储量: 世界石油大会和石油工程师协会对其新的定义
[J]. 赵艳秋, 路麒, 译. 海洋石油, 2000(1): 75-80
[6]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7]SPE, AAPG, WPC, et al. 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PRMS) 2007[S/OL].
[2013-04-02]. http: //www. spe. org/industry/reserves/docs/Petroleum_Resources_Management_System_2007. Pdf
[8]许学娜, 刘金兰. 石油公司效益的敏感性测度及分析研究
[J]. 资源与产业, 2011, 13(5): 106-111
[9]孔祥礼, 卞炜. 蒙特卡洛法在油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J]. 断块油气田, 2001(6): 15-19
[10]贾承造. 美国SEC油气储量评估方法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11]蔚建国, 雷涯邻, 安海忠. 基于多尺度熵的中国原油价格动态特征研究
[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6): 3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