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魁斌, 刘金铜, 李志祥, 等. 河北省矿区生态工程与土地复垦研究
[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9
[2]赵英姿. 浅谈尾矿库防渗措施与生态重建
[J]. 矿业工程, 2007, 5(3): 55-57
[3]李发斌, 李何超, 周家云. 矿山土地破坏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J]. 采矿技术, 2006, 6(2): 25-28
[4]李娟, 龙健, 赵娜. 煤矿区压占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
[J]. 安徽农业科技, 2010, 38(27): 15200-15202
[5]赵艳玲, 黄琴焕, 薛静, 等. 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土地破坏程度评价研究
[J]. 金属矿山, 2009(5): 161-167
[6]许寅年, 方军. 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探讨
[J]. 矿山测量, 2011(4): 92-96
[7]赵磊, 刘洪彬, 于国锋, 等. 基于熵权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4): 63-69
[8]白中科, 赵景逵, 段永红, 等.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9]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等.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7): 3557-3564
[10]郭利刚, 白中科, 王金满, 等. 西南丘陵井工煤矿区破坏土地复垦措施分析: 以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为例
[J]. 资源与产业, 2012, 12(4): 7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