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庆波, 田文广, 孙钦平. 我国煤层气产业政策解读及建议[J].天然气工业, 2008, 28(7): 8-11
[2]张遂安.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层气, 2006, 3(4): 14-16
[3]孙景来. 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机制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10): 62-65
[4]雷毅, 申宝宏, 刘见中. 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模式初探[J].煤矿开采, 2012, 17(3): 1-4
[5]江勇. 黔西县官寨井田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开发地质评价[J].中国煤炭地质, 2008, 20(4): 39-41
[6]赵庆波, 李贵中, 孙粉锦, 等. 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理论与勘探技术[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7]张新民, 张遂安, 钟玲文, 等. 中国的煤层甲烷[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8]洪愿进, 唐长根. 黔西县官寨井田4、9号煤层瓦斯分布规律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8): 25-28
[9]张群, 桑树勋, 钟玲文, 等. 煤层吸附特征及储气机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10]陈江, 吕建伟, 郭东鑫, 等.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及开发技术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11, 13(1): 108-113
[11]降文萍. 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指标初探[J].资源与产业, 2010, 12(5): 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