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桂棠, 徐强, 侯增谦, 等. 西南 “三江” 多岛弧造山过程成矿系统与资源评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3: 1-10
[2]陈毓川.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3]耿全如, 潘桂棠, 王立全, 等. 班公湖—怒江带、羌塘地块特提斯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J]. 地质通报, 2011, 30(8): 1261-1274
[4]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等.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特提斯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2
[5]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等.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1∶75万地质图(含说明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2
[6]宋扬, 唐菊兴, 曲晓明, 等.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7): 795-809
[7]唐菊兴, 祝向平, 李玉昌, 等. 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报告[R]. 格尔木: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2016
[8]魏启荣, 任利民, 魏俊浩, 等. 西藏1∶5万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地区四幅地质调查报告[R]. 格尔木: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2009
[9]李彦波, 冯军, 李宏伟, 等.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铁格隆南矿区荣那矿段金铜矿详查报告[R]. 格尔木: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2015
[10]李富, 王永华, 焦彦杰, 等. 多龙整装勘查区斑岩型铜矿物探技术应用示范成果报告[R]. 成都: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2016
[11]芮宗瑶, 黄崇柯, 齐国明, 等.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4
[12]唐菊兴, 孙兴国, 丁帅, 等.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J]. 地球学报, 2014, 35(1): 6-10
[13]陈兴水, 王少怀, 陈吉财, 等. 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物垂直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初探[J]. 福建地质, 2013, 32(3): 173-184
[14]李金祥, 李光明, 秦克章, 等.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型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 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J]. 岩石学报, 2008, 24(3): 531-543
[15]曲晓明, 侯增谦, 国连杰, 等. 冈底斯铜矿带埃达克质含矿斑岩的源区组成与地壳混染: Nd、Sr、Pb、O同位素约束[J]. 地质学报, 2004, 78(6): 813-821
[16]张德会, 张文淮, 许国建. 岩浆热液出溶和演化对斑岩成矿系统金属成矿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01, 8(3): 193-202
[17]张德会, 张文淮, 刘伟.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J]. 岩石学报, 2003, 19(1): 173-180
[18]WHIT N C, 张秋明. 成矿的浅成低温热液环境及类型: 变化及其起因和勘查准则[J]. 国外地质科技, 1991(1): 32-42
[19]田世良.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讲座[C]. 哈尔滨: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2012
[20]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等.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