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资源与产业2019 Vol.21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
    沈菊琴,裴磊,张兆方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1-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10.004
    摘要97)      PDF(pc) (3833KB)(160)    收藏
    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背景,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水平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沿线11个省市的协调程度还存在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提出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等建议,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演化机理及分布动态
    孙立成,靳秋晓,赵璧影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10-1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8.004
    摘要112)      PDF(pc) (4137KB)(210)    收藏
    推进区域协同减排是实现区域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从区域协同减排比较优势、区域协同减排联系、区域协同减排努力程度3个维度构建区域协同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哈肯模型建立区域协同减排演化方程,测算2008—2017年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水平,并分析其演化机理,最后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剖析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分布动态。研究表明:区域减排联系是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演化的序参量,主导着区域协同减排演化进程;区域减排联系和区域减排比较优势共同促进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系统发展;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尚处于以区域减排联系为驱动的初级阶段;中国省际区域协同减排水平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特征,东部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且多级分化现象加强,中部呈“扩大—缩小—扩大”趋势,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地勘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汪恩满,方敏,王春芳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18-2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7.001
    摘要78)      PDF(pc) (3837KB)(178)    收藏
    系统分析地勘产业的功能定位、产业类别、属性特征及供给侧问题。地勘产业是以供给地质勘查产品或地质勘查技术为经济、社会、生态、民生服务的基础性产业,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地勘产业存在地质勘查生产能力过剩、地质信息产品共享不足、矿产勘查产品供需失衡、矿产勘查产品供给主体错位、地质勘查服务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供需错配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加减乘除”运算逻辑,从扩大有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发展新动力、激活市场化驱动效应4个方面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地勘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路径,并提出制定地勘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地勘产业“政产学研”创新资源整合、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地勘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京津冀地区污染产业转移可行性评价
    孙凯,郭亚男,王建国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25-3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8.002
    摘要73)      PDF(pc) (3235KB)(406)    收藏
    以京津冀地区污染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强度、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3个方面,选取污染密集指数、经济地位指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6个评价指标,基于改进的TOPSIS法构建污染产业转移可行性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十大污染产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个产业在地区的经济地位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对其是否能够转移起着决定作用,京津冀地区转移可行性最大的4个污染产业分别是纺织业、金属矿采矿业、石油及炼焦产业以及核燃料加工、食品及烟草产业。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晋陕蒙能源富集区隐含的碳排放转移——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武娜,沈镭,钟帅,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32-3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8.001
    摘要298)      PDF(pc) (3222KB)(161)    收藏
    以晋陕蒙资源富集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晋陕蒙省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转移的特征进行研究,分别计算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其他区域碳排放的转移量以及三省之间的相互转移量,以期为该地区碳减排责任的界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其他区域向晋陕蒙转移的二氧化碳量高于晋陕蒙向其他区域转移的二氧化碳量,晋陕蒙承担了其他区域的部分碳排放压力,这些转移量主要集中于煤炭采选业和石油、炼焦产品、核燃料加工业;在晋陕蒙区域内部,碳排放转移在总量上较为相近。上述结果表明,晋陕蒙地区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向外省市提供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三省自身可以提供本省能源消耗,只是能源类型存在差异,需要调入一些产品满足需求。因此,为了促进低碳发展,应建立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合理分担减排责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污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检验
    马骏,胡博文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39-4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8.003
    摘要111)      PDF(pc) (2921KB)(159)    收藏
    为了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污染是否存在环境改善效应,选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对环境污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天津市、海南省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为突出,是区域谋求环境改善的重点省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污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倒“U”型关系,整体已越过拐点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会逐步得到改善;技术进步和外商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负面的环境效应,对外贸易具有正面的环境效应。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东部沿海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改善效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加合理地利用外资;促进贸易结构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
    刘霆,李业锦,任悦悦,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45-5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9.001
    摘要444)      PDF(pc) (4492KB)(164)    收藏
    首先通过建立中国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得分,然后运用分层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是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市场化水平和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和充足的社会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当前对城市转型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长期来看将带动城市转型发展。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根据自身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并结合转型影响因素设计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避免转型路径的趋同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页岩油气开发中的环境成本确认问题
    彭民,张蒙蒙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54-5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10.003
    摘要86)      PDF(pc) (2520KB)(195)    收藏
    明确页岩油气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对于政府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油气开发企业核算开发效益和研究环保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从梳理国内外环境成本研究文献入手,借鉴相关环境成本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页岩油气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情况及特点,着重分析了页岩油气开发环境成本的构成内容、确认依据、确认标准和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页岩油气开发环境成本的科目设置、资本化和费用化会计处理等进行了讨论。页岩油气开发中的环境成本确认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内容多,开发对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隐蔽性更增加了环境成本确认的难度,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指导性的标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大气温度对煤层气含量测试的影响
    田新娟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59-6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7.002
    摘要318)      PDF(pc) (1888KB)(219)    收藏
    煤层气含量测试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煤层气资源评价的准确性与开发工程的成功率。研究煤层气含量测试过程中,气体计量器中解吸气体的温度和大气温度的误差对解吸气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温度变化对解吸罐中死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将大气温度看作气体计量器中解吸气体的温度,将使煤层气含量测试结果产生一定误差:当解吸温度大于大气温度时,气体膨胀,测试结果偏大;反之,气体冷缩,测试结果偏小;解吸温度和大气温度相差越大,误差越大。在解吸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考虑由其引起的解吸罐中气体死体积的变化对气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解吸温度增加时,测试结果偏大,反之偏小;解吸温度变化越大,误差越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江苏省非农产业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
    李俊,王仲智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63-6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7.004
    摘要106)      PDF(pc) (2783KB)(510)    收藏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标准差椭圆模型,选取2007—2016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数据,分析江苏省非农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江苏省第二、第三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其中苏州、无锡、南京的第二、第三产业集中程度较高;第二产业在全省的分布比第三产业更为均衡,第二、第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苏南、苏中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明显高于苏北地区;江苏省第二、第三产业空间格局在近十年间较为稳定。据此,建议苏北地区在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产业集群;苏中地区应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力,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苏南地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应大力建设专业化园区,并注重国际化经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内蒙古稀土产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韩兴国,张蕾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69-7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07.003
    摘要167)      PDF(pc) (1967KB)(238)    收藏
    在分析我国稀土行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包括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内蒙古稀土产业在原料储备、产业基础、区域位置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存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增加稀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产业结构差异背景下城镇化的生态效应研究——基于非线性视角
    谭玲玲,徐鑫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73-7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11.003
    摘要351)      PDF(pc) (3599KB)(149)    收藏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采用2001—2014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对我国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探讨如何在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推进绿色城镇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业化水平较低时,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环境压力下降0.548 6%,推进城镇化可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推进城镇化转而对环境污染产生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生态环境压力提高1.383 2%。金融发展、工业化、研发投入以及能源消费的增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提升人力资本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最后,从模型设定的视角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产业用地拓展的山地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以攀枝花市为例
    项清,阚瑷珂,刘飞,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80-8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10.002
    摘要100)      PDF(pc) (4345KB)(163)    收藏
    把攀枝花市作为山地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城市用地与社会经济的面板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利用拓展指数、形状指数、集成度、空间效率等指标,对攀枝花市全面建设期和协调发展期的产业空间拓展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攀枝花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时序特征,探究产业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关联机制,以期为攀枝花的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攀枝花的产业扩展和城市形态演变呈现出相同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是城市空间演变的直接动力,产业空间拓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组团式演变,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集约水平。未来攀枝花可通过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形成紧凑集约型和山水生态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能力和空间效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城市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水权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平台交易的经验证据
    田贵良,贾萌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88-9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16.001
    摘要102)      PDF(pc) (3448KB)(155)    收藏
    水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用实证方法充分讨论的问题。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基于国家交易平台实例,运用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图实证研究水权价格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规范水权定价机制、完善水权交易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受让方地区GDP越低,年平均降水量越低,交易期限越短;水权市场成熟度和交易主体所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越高,水权交易价格越高;交易期限对水权交易价格的作用机制受年平均降水量和水权市场成熟度的调节,当年平均降水量高时,交易期限对水权交易价格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年平均降水量低时,交易期限对水权交易价格的负向影响较强;水权市场成熟度也会显著影响年平均降水量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国内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孙天弘,雷平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1): 95-10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128.001
    摘要126)      PDF(pc) (6580KB)(225)    收藏
    作为生态风险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近年来热度持续上升。为考察国内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选取该研究主题现有国内文献,通过编码、分析和归纳,从研究区域分布、数据采集与处理、土地利用分析方法、生态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现状做出清晰准确的概括,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目前的研究区域覆盖面广泛,采样对象特征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占比较大,反映了学术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健康的密切关注。“3S”技术作为主要的数据获取手段,为现有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根据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基础,目前以描述性分析方法为主,较少使用预测模型。生态风险计算方法以国际传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其中基于后者的ERI方法可以进行深入的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近年来逐渐成为主流方法。综合来看,由于部分贫困地区数据采集技术普及程度有限,为响应和支持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战略,后续可适当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和山区的研究数据获取。定量研究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状态,但其背后复杂的驱动因素仍需更多的研究投入,为减少评价过程中研究者主观经验的干扰,未来可适当引入不确定性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当前我国地质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帅开业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1-2.  
    摘要92)      PDF(pc) (1944KB)(21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我国近现代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及趋势初探
    常江,姬智,张心伦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3-1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07.001
    摘要124)      PDF(pc) (4890KB)(256)    收藏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在煤矿—矿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早期形成的煤矿或矿区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并且这些煤矿或矿区的建设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陆续经历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萌芽、快速发展、预转型和转型时期,其间煤炭资源型城市不断更替,有些城市已不再属于此类范畴,有些地区形成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有73个,占资源型城市的38.9%(不包括县和市辖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区。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矿城分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成为城市转型的阻碍,因此对城市发展而言应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路径重构研究
    樊甜甜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12-1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18.001
    摘要100)      PDF(pc) (2822KB)(214)    收藏
    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研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征和必要性,并以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路径重构的掣肘因素作为切入点,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区域结构转型、资源配置转型以及生态转型等多个角度探索了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路径,并提出了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和路径重构的相应对策,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齐齐哈尔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吴景辉,王耕,于大涛, 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17-2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15.001
    摘要105)      PDF(pc) (3206KB)(213)    收藏
    基于能值理论,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齐齐哈尔市2000—2016年能值生态承载力、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盈余等指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齐齐哈尔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即本地区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量,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研究区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呈增长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呈减弱的趋势,区域生态协调性较差;由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可知,齐齐哈尔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资源利用方式有所改善,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代价在逐渐减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安徽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许长新,胡丽媛,孙洋洋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24-3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22.001
    摘要82)      PDF(pc) (5103KB)(209)    收藏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模型度量安徽省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城市化效率的变动主要是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并且各地市的城市化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由于历史、人力资本、产业和政策等因素,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安徽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情况总体较差,表明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区域之间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调高整体耦合度,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关联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孙炜,岳金桂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34-4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1.001
    摘要105)      PDF(pc) (5963KB)(173)    收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促进长三角经济增长,构建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区域一体化网络空间格局有指导性作用。以长三角城市群KIBS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和2016年为时间截面,通过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模型构建长三角KIBS空间关联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方法分析长三角KIBS发展水平差异和结构演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KIBS联系途径网络化,联系方向临近中心指向;产业集群尚未产生良好协同作用,但发展潜力突出;传统行政壁垒被打破,跨省合作越来越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长三角城市群KIBS的对策与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区域绿色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效应研究
    童纪新,刘文卿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45-53.  
    摘要318)      PDF(pc) (4448KB)(460)    收藏
    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须在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同时,控制节能减排。文章将“工业三废”放入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中,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09—2015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以此为基础,引入空间杜宾模型重点分析若干解释变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逐年上升之势,整体水平偏低,东、中、西、东北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该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明显的空间扩散效应,地区间技术交流成效显著;3)政府科技支持、技术转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该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直接效应,而技术转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该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间接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詹绍文,高思捷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54-6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12.001
    摘要78)      PDF(pc) (4720KB)(251)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能力已成为克服园区生命周期过短、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和TOPSIS法对西安市4个省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显示,4家园区中陕西动漫产业平台的创新能力最强,且该园区在年产出投入比、园区内企业竞争与合作程度以及园区年培训人数这三项指标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最后根据理论以及具体数据的评价结果指出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包容度、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氛围、配套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链条以及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园互动网络的强度,有利于园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中国地质勘查业长期发展趋势及分析
    张恒,王训练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63-6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228.001
    摘要120)      PDF(pc) (3206KB)(295)    收藏
    地质勘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上游的行业,其投入多寡由下游的需求变化所引导。其传导规律大致符合以下规律:工业发展阶段决定矿产品使用强度,矿产品使用强度决定了地勘投入强度。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规律表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矿产品使用强度及地勘投入将进入长期下跌通道。全球性的备战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的工业化是挽救地质勘查业的出路,但可预见的时间内希望不大。在中国地质勘查业长期下行的大背景下,地勘行业人才结构性紧缺与总体过剩将长期存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境外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公益性思考
    李普涛,马中平,李建星,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70-7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8.007
    摘要98)      PDF(pc) (2097KB)(513)    收藏
    在我国,基础地质(矿产)调查为政府财政投资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其内涵可以从工作目的、资金来源、成果产权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确定,其中成果产权是核心要素,也是判断境外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公益性的关键依据。现阶段,我国境外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多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的国家层面的合作项目,交流合作国家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等成果。这些成果能够为我国企业在合作国家从事矿产选区、风险勘查、矿业开发等提供基础信息。目前,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为依托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研究中心,在地质调查领域已与一些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体现了境外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服务于国内企业方面的公益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我国钪矿资源概况及产业发展建议
    孙军,刘云龙,崔滔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74-7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10.001
    摘要406)      PDF(pc) (2972KB)(264)    收藏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上游钪矿资源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有关钪矿找矿的突破,确认红土型矿床是未来重要的钪矿床类型,应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足够重视。目前,制约钪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钪的来源有限,供应量不足,导致其价格昂贵,因此行内企业应开发高效的提钪方法,优化回收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展从红土中提钪的技术,保证钪的稳定供给。在钪产能逐年增大的同时,钪的下游企业在大力发展钪产业的三大支柱铝钪合金、固体燃料电池和钪钠灯,尤其是铝钪合金在民用产品领域的应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其他的应用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气相色谱法分析煤层气组分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田新娟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80-8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13.001
    摘要64)      PDF(pc) (1835KB)(205)    收藏
    煤层气组分含量测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的准确性与开发工程的成功率。不确定度是衡量测试结果可靠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气相色谱法测定煤层气组分及含量时,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及评定方法。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煤层气组分响应值重复性、标准气组分响应值重复性及标准气体的准确度。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标准气体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待测样品的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浓度较高的组分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大。煤层气组分的测量不确定度和组分含量有关,组分含量不同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新能源、传统能源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马千里,李倩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85-94.  
    摘要82)      PDF(pc) (5018KB)(185)    收藏
    采用2000—2016年的样本数据,基于MSIH(2)-VAR(1)模型,研究新能源、传统能源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呈U 型趋势。 传统能源随着经济增长经历了下降—增长的过程,并且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传统能源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新能源与经济增长目前处于U型的下降阶段,尚未形成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制转换概率矩阵,可以发现新能源、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稳定。政府应当着眼于新能源、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长期政策的制定,避免短期行为。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反应逐渐增大;传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反应逐渐减小。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具有持续性特征。因此,从长期发展而言,促进新能源产业升级,对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吴金,崔亚蕾,孙仁金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95-10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25.001
    摘要125)      PDF(pc) (3646KB)(188)    收藏
    巴黎协定对碳减排的约束,促使各国将清洁能源的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凭借其所具有的节能环保等多种优势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占比高达70%以上,其具有利用效率高、调峰能力强、环境效益高等诸多优点,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折现现金流法为基础,实证分析得出全国28省市此类项目的经济性分析结果,并提出了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企业应依据效益分析、选择合适地域和降低投资成本,获取更高效益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双控”的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低碳优化研究
    刘琳,于维洋,王韶华, 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104-11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10.002
    摘要136)      PDF(pc) (4073KB)(212)    收藏
    在明确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节能减排目标,以经济增长、节能、温室气体控排、能源资源禀赋、技术进步等为约束条件,建立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低碳优化模型;根据河北省能源现状及发展规划设计参数,对2020年的能源结构低碳化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最优能耗方案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最优碳减排方案的能源消费总量较高且一次电力消费目标的可行性较低;最优能源强度方案综合平衡节能和减排目标,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河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经济增长等目标,而且可行性较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陕西通用航空旅游开发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张阳,高启明,龚先洁, 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2): 112-11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326.001
    摘要98)      PDF(pc) (1KB)(117)    收藏
    通用航空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因其能够实现旅游产品的全面丰富、旅游业态的全面融合与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被明确为“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的重要抓手。梳理了陕西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当前通用航空旅游开发的四种主要驱动因素,据此提出了通用航空产业园主导、龙头企业推动和多元主体共生三种切实可行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构建通用航空旅游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在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基础上,对三种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取得了相应结论。结果显示:通用航空产业园主导模式的综合评价等级为优,是现阶段陕西通用航空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而其他两种开发模式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但未来更具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铁矿废石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矿山建设
    张以河,胡攀,张娜, 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1-1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9.002
    摘要208)      PDF(pc) (8589KB)(275)    收藏
    铁矿资源开采和选矿过程产生的铁废石和尾矿是影响铁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固体废弃物。随着铁矿资源的大量开采和选矿,产生的大量铁废石和尾矿对矿区生态、周边大气、地下水及土壤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急需开展资源化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地质材料与工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的研究经历,分别介绍了铁矿废石和尾矿在砂石骨料、混凝土、3D打印、路基、建筑材料、有价组分回收、石塑复合板材、尾矿复合肥及矿山地质生态复垦等方面的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在分析国外绿色矿山建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要求,论述了铁矿行业尾矿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并对绿色矿山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RS/GIS遥感监测的资源型城市建成区扩张与驱动因素分析——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刘艳明,李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14-2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8.001
    摘要98)      PDF(pc) (4888KB)(158)    收藏
    基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6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法和目视解译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采用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动态度、弹性系数以及速率,定量分析克拉玛依市建成区1996—2016年时序变化,采用分形维数、重心转移及紧凑度,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建成区总体以“团状+内部填充式+星状+沿交通线”扩展模式扩张,各时段扩展方式各异;2)在扩展方向上,呈现“东南—西南—西北”方向转变空间格局,重心迁移符合“三轴两片区”发展规律;3)在扩展驱动因子上,人口规模推动建成区进一步扩张,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根本的推动力,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现代交通是重要因素,政府宏观政策的落实引导建成区扩张,决定城区的规模及格局。对于建成区扩张相对松散、粗放等问题,需要对空间布局进行集约化管制,实现高质量增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供应安全程度评价
    王东方,王婉君,陈伟强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22-3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529.001
    摘要417)      PDF(pc) (4909KB)(479)    收藏
    战略性金属矿产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评价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供应安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战略性金属矿产供应安全程度的评价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从国内供应安全程度和进口供应安全程度两个维度对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供应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分析1994—2016年我国13种战略性金属矿产面临的供应安全问题与可能的保障措施。国内供应安全程度评价以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计算静态保障年限和相对储量指数作为主要指标;进口供应安全程度评价采用对外依存度和来源集中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铬、铁、钴、镍矿石的国内供应紧缺,同时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差,其供应安全程度差,需重点关注;2)锡矿石的国内供应充足,但是近年来进口供应安全程度趋于下降,其供应安全程度偏差;3)铝、铜、锆、金矿石的国内供应紧缺,但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好,其供应安全程度偏好;4)钼、锑、钨、稀土矿石的国内供应充足,且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好,其供应安全程度好。建议中国限制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出口,鼓励进口,寻求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大对矿产开采及产品加工的技术投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提高各环节的金属回收效率;均衡从各国进口战略性矿产的比例。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对更多材料的研究,可为国家评价战略性金属种类和供应安全程度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测度及可行性研究
    倪文卿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31-3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8.004
    摘要82)      PDF(pc) (3962KB)(217)    收藏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北京、天津、河北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至今,三地产业发展是否转型。依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区位商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测算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制造业和河北省的采矿业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天津市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京市经济增长是产业升级的单向因果关系。结合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等加快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
    杨赫,杨栋会,刘方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38-4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603.001
    摘要140)      PDF(pc) (3917KB)(221)    收藏
    目前,我国正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此阶段,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我国200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环境规制、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三者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并且存在微弱“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改善了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此外,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产业转移承担着中介变量的角色,环境规制倒逼地区间的产业进行转移,并间接通过产业转移改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强度来引导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以降低地区间资源错配的程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周园园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46-5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528.002
    摘要307)      PDF(pc) (2688KB)(279)    收藏
    本文从中国锂资源概况、锂矿生产、锂盐生产、锂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及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及对外依存度,并预测未来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分析研究认为未来国内锂矿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资源缺口仍将存在,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国内锂资源供应量,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实现废旧锂电池处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不对称信息下热电联产供热政府定价决策研究
    张钦,吴家轩,徐娜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51-5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9.001
    摘要76)      PDF(pc) (4131KB)(228)    收藏
    热电联产是目前已商业化、效率最高的科学用能方式,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针对供热企业申报成本做出误判的情景是广泛存在的。在政府热价定价存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构建政府、供热企业和热用户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兼顾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双方利益,发现政府供热定价的决策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政府与供热企业的博弈将达到三种均衡状态: 市场部分成功的混合均衡、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市场完全失灵的分离均衡。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状态是政府热价决策的最优状态,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发现该均衡的关键条件是提高伪装风险成本和期望风险成本,同时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规范热电联产行业热价的制定,确保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热电联产的积极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耕地资源价值的绿色GDP核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孙付华,刘海玉,张胜男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60-6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8.005
    摘要374)      PDF(pc) (3892KB)(200)    收藏
    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以联合国1993年修订的核算体系为主体中,耕地部分只反映了种植的农产品的收入,却没有反映导致的耕地资源环境污染的损失。针对耕地资源价值的低估和对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代价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对耕地资源耗竭成本、耕地资源环境降级成本和耕地资源恢复收益进行分析,采用收益倍数法、污染损失率法等评估方法构建核算模型,计算得出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结果显示: 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逐年上升,耕地资源保护效果优于耕地环境整治效果;江苏省耕地环境降级成本占传统GDP比重最高且逐年波动增加,耕地污染情形依然不容乐观;江苏省耕地资源恢复收益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对耕地资源质量提升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
    陈翠芳,卢新海,刘茜, 等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3): 67-7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0408.002
    摘要408)      PDF(pc) (3950KB)(181)    收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ULIU)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突破口。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首先在理论层面刻画ULIU对经济增长质量(TFP)的影响机制后,在考虑空间滞后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ULIU对TFP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ULIU能够通过微观机制、中观机制及宏观机制影响TFP;2)2003—2015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的TFP整体呈递增趋势,这一分布状态也与ULIU水平在区域上分布情形一致;3)ULIU对TFP具有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ULIU对TFP的影响程度先减小后增加,从区域层面上来看,ULIU和TFP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来看,ULIU对TFP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基于此,提出推动产业向“经济服务化”和合理化发展、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及加强区域空间关联等建议,以促进ULIU和TFP的高效融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