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吴瑾.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能源消费特征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5, 17(4): 76-81 
 
[2]British Petroleum. 2016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EB/OL\]. \[2016-07-11\]. http: //www. bp. com/zh_cn/china/reportsandpublications/bp_2016. html 
  
 [3]黄琳. 中东能源因素对大国能源战略的影响\[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4]姜辉, 郭金瑞, 殷进垠. 美国油气资源与上游油气市场投资战略\[J\]. 资源与产业, 2015, 17(6): 29-32 
  
 [5]薛力. 中国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6]李红强, 王礼茂, 郎一环. 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以中亚为例\ 
[J\].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4): 56-65 
  
 [7]施鸿熙. 国际石油经济\[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8]曾涛, 查金才. 中东地区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对中国油气战略投资的影响\[J\]. 国际石油经济, 2014, 22(11): 8-14 
  
 [9]武正弯. 美国“能源独立”的地缘政治影响分析\[J\]. 国际论坛, 2014(4): 7-12 
  
 [10]刘寿华. 探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6 
  
 [11]张传兆. 油价上涨对我国炼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当代石油石化, 2005, 13(11): 28-30 
  
 [12]李金叶, 贾瑞卿.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能源多元化选择的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4(2): 10-16 
  
 [13]汪树民, 申晔. 浅析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对中国的影响\[J\]. 文史博览, 2009(5): 80-82 
  
 [14]程伟力.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的定量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 2005, 13(8): 40-43 
  
 [15]刘劲松. 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的现状及我国的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 2014(1): 194-199  
[16]唐志超. 中东乱局及根源\[J\]. 时事报告: 大学版, 2015(1): 78-87 
  
 [17]潜旭明. “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 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 5(3): 44-57 
  
 [18]于宏源.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能源格局震荡\[J\]. 探索与争鸣, 2015(5): 26-30 
  
 [19]王海运. 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J\].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30(6):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