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 26 (1): 35-4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1213.002
摘要153)      PDF(pc) (1371KB)(295)    收藏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地方政府行为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为例
杨恺钧, 王文轩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6): 91-10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825.001
摘要46)      PDF(pc) (1262KB)(109)    收藏
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总量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能源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以2010—2020“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构建全局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global non-radi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GNDDF),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基于面板Tobit模型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与地方政府经济干预、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地方政府创新偏向和地方政府环保偏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研究,探讨不同地方政府行为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呈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平均水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次序分布;各支线工业能源环境效率依“东南线>西南线>东北线>平均水平>西北线”的次序分布;地方政府经济干预和经济竞争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创新偏向和环保偏向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当地方政府经济干预强度下降时,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和地方政府环保偏向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显著由负转为正,地方政府创新偏向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作用会增强但不显著。总体来看,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有利于提高工业能源环境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水资源约束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效应和交互效应

杨恺钧, 段婷婷
资源与产业    2023, 25 (2): 11-2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30309.003
摘要108)      PDF(pc) (1176KB)(178)    收藏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聚集区、水生态功能区,但是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消耗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旨在探究以水资源要素为中心考量长江经济带的资源分配如何影响绿色发展效率,同时厘清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在其水资源要素影响绿色发展效率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03—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分析水资源总量、用水效率和水资源质量三重约束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的3个维度,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软化的中介效应及其与水资源约束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水资源约束中用水效率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影响最大,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促进力度表现出上游>中游>下游的特征;2)从中介效应来看,长江经济带全流域主要是产业结构软化在用水效率影响绿色经济发展时发挥了中介作用,分流域来看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了主要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上游地区水资源总量影响绿色发展效率时表现出了中介作用,在下游地区用水效率、水资源质量影响绿色发展效率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中介效应;3)从交互效应来看,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用水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软化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此外还存在水量约束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效应,分区域来看,下游是交互效应作用范围最广的地区,用水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软化之间以及水量约束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软化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杨恺钧, 熊敏敏
资源与产业    2021, 23 (4): 21-2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603.001
摘要151)      PDF(mobile) (1036KB)(11)    收藏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动态良性循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工业集聚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水平和水环境污染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强的“U”形变化特征,说明工业集聚水平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水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工业集聚水平下,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表现出不同的外部性特征;工业集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样具有显著的双门槛作用;随着各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技术溢出效应对水环境污染的减排作用表现出先强后弱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FDI质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面板数据
杨恺钧, 蔡嘉晋
资源与产业    2021, 23 (3): 12-2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0201.002
摘要166)      PDF(mobile) (1282KB)(15)    收藏

随着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引入外资的重点正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文章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就FDI质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FDI质量与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长江经济带下、中、上游的FDI质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其中长江下游地区更易吸引高质量FDI,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更为宽松,长江上游地区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3)环境规制与FDI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当环境规制低于门槛值时,会吸引污染产业转移到长江经济带,造成“污染避难所”效应;当FDI质量低于门槛值时,FDI流入的增加会造成长江经济带产业“低端锁定”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