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2-20
    非主题来稿选登
    “双碳”目标下江苏省碳平衡潜力预测研究
    朱智洺, 桂梦婷, 李红艳
    2023, 25(1):  1-13.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715.001
    摘要 ( )   PDF (19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算江苏省碳排放与碳吸收量,预测其未来碳平衡潜力,为推进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及落实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从省级层面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建立碳平衡潜力预测指标体系,根据19962019年碳排放量核算数据,在碳排放影响因素LMDI分解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STIRPAT模型并设置9大情景,分别预测20202060年江苏省碳排放量。同时引入灰色GM11)模型预测江苏省未来生态碳吸收量,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其20042060年碳平衡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江苏省碳排放增长迅速,人口规模、人均收入及能源结构是主要增碳因素,能源强度及碳排放强度是重要抑碳因素,根据STIRPAT模型预测结果,可将9种情景按碳达峰量及碳达峰时间分为高碳-高增长、中碳-中增长及低碳-低增长三大组合,其中低碳—低增长组合的最优情景3可实现2029年最早碳达峰,峰值为33 003.86tCO22060年碳排放将下降至24 274.19tCO22)碳吸收量预测将缓慢增长,于2053年突破3 000tCO2的吸收量,2060年碳吸收量将达3 095.584tCO23)江苏省未来实现碳平衡将存在时间滞后危机,碳平衡缺口预测将在2029年达到30 286.03tCO2峰值,2060年下降至21 178.60tCO2,碳平衡压力指数将从2025年的最大值12.16下降至2060年的7.84,需承担较大减排压力。由此可知,江苏省生态吸碳能力有限,即使按最优情景3预测分析,未来实现碳平衡依然面临严重挑战。据此,从碳排放、碳吸收与碳平衡3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调整能源高碳结构,加强绿色科技创新,降低碳排放量;积极推进绿地化建设,保护自然环境系统,增强生碳吸收能力;协同发展绿色减排与技术固碳,缩小碳失衡缺口,减轻碳平衡压力等,助力实现我国2060碳中和。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田 泽, 肖玲颖, 梁 伟, 等
    2023, 25(1):  14-2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630.001
    摘要 ( )   PDF (14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基于补贴政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动力学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赵振东, 刘国庆, 辛江慧, 等
    2023, 25(1):  27-3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802.001
    摘要 ( )   PDF (26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动力转型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示范运营状态。产业演化与变动趋势直接关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与政策设计,而产业的可预测性也是产业政策成功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程、实现产业政策效用最大化,经过系统剖析产业机理,依据相关政策及文献,结合产业规划目标,构建了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模型和存量流量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深入分析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演化趋势,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仿真研究和政策分析,揭示了不同财政补贴政策情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政策下,难以实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及加氢站数量的预期目标;现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购车补贴对销售的影响不大,氢气价格的下降和加氢站数量的增加更能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和产业化;与加氢站相比,油氢站成本更低,可以更好地改善加氢站运营负荷率,从而满足车辆的氢气需求。为加速产业发展、实现2030年目标,应继续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投入,调整补贴倾向;针对补贴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优化财政补贴资源分配,在政府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首先重点支持氢能源基础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氢站建设等积极性财政补贴政策,并可适当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购车补贴份额;为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建议前期加大示范应用购车投入,后期加大加氢站建设,特别是油氢站的建设。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十三五”期间节水政策的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
    刘戎, 吴秋昊
    2023, 25(1):  40-5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1018.001
    摘要 ( )   PDF (16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MC模型构建和文本挖掘的方法,选取8项2016—2020年节水政策作为研究样本,在成熟PMC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和45个二级变量的充分体现节水政策特点的评估体系,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提取政策中的关键词,对由节水评估体系所形成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赋值计算,根据PMC指数和曲面图发现政策优劣特点。通过对“十三五”这一距离当下最近的一个完整规划周期内具有代表性的节水政策所开展的评估,总结节水经验、实施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下一阶段的节水工作提供指导,从而面对我国已经出现的水资源利用新局面。对样本政策的分析结果如下:8项政策的PMC指数平均值为7.3,整体优秀,单项政策中5项指数在7分以上为优秀,3项在6分以上为可接受,表明我国节水政策整体设计合理,但还存在政策效力不足、激励约束措施不丰富、节水客体有限、政策性质不足、视角单一、工具使用不平衡、区域特色体现不充分等问题。最后提出以下优化建议:多视角出发规划我国节水方案,提升政策质量;丰富激励与约束措施,综合考虑政府补贴、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手段;鼓励更多力量参与节水工作;增添需求型政策工具,拉动节水产业发展;增强政策区域特色等。经过上述评估为“十三五”节水政策进行总结,为后续节水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中国省域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空间收敛性与分异特征
    赵敏, 储佩佩
    2023, 25(1):  51-6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915.001
    摘要 ( )   PDF (15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产业融合既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减缓“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是锻铸农村地区经济韧性的关键环节。采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1个省份2008—2020年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考虑空间因素与控制变量的前提条件下,基于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对其收敛性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测度结果来看,全国层面的总体水平不高,仅完成了目标值的40%;区域层面上,水平增速呈现出“东—西—中”的递减趋势;省域层面上,同一区域内省份间差距小于不同区域的省份间差距。2)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收敛性来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条件β收敛特征,且空间因素的纳入使得收敛周期缩短了约6 a;财政支农、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高及高值收敛,而人力资本水平对其收敛具有抑制作用,且表现不明显。3)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来看,空间上,三大区域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均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且收敛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同样强于全国层面;时间上,2016—2020年收敛率高于2008—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方向与程度在前后两个时期均有明显差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认识当前现实,继续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引导农业现代化融合方向;2)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改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非均衡区域分布现状;3)重视“人才红利”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提升及高值收敛的正向促进作用;4)树立全国“整盘蛋糕”的农村产业融合系统观念,实现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均衡发展。
    沈阳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及制造业空间分布郊区化研究
    刘万波, 张 辉, 王 辉, 等
    2023, 25(1):  67-7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525.001
    摘要 ( )   PDF (6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识别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描述不同职能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刻画沈阳市中心城区制造业郊区化扩散趋势,为沈阳市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组织营造提供参考。基于不同职能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的城市职能分类基准,采用ArcGIS10.7、GeoDa1.12和Crimestat3.3软件,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热点聚类、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识别2020年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测度不同功能类型设施的空间关联性,分析1998年、2008年和2020年制造业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多个中心、圈层放射”,通过“一主四副”的城市规划引导,大致形成了3个等级的城市中心体系,基本符合2011—2020年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除了主城区的集聚组团式的单中心之外,各个副城也都形成了各自的次级中心,符合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2)1998—2020年,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围地区迁移扩散,主要分布在西、南方向的三四环城市郊区,形成了铁西产业新城、永安新城等产业集聚区域,基本符合2011—2020年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3)沈阳市不同功能空间均呈现出西南—东北方向的延伸,不同功能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中心—外围”的嵌套式城市功能体系。不同功能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功能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制造业集聚区域的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居住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设施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形成多种功能混合的综合服务中心。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以城市核心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区的生活服务功能。
    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外部压力视角
    聂志萍, 汪艺文
    2023, 25(1):  79-9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816.001
    摘要 ( )   PDF (11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探索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倒逼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资源型企业,基于合法性理论、声誉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外部压力视角下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且相比软披露,硬披露对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2)负面媒体监督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环境信息披露带来的企业声誉和融资优势,抑制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其他类型媒体监督均不能对环境信息披露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过程产生显著促进作用;3)政府监管和分析师关注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师关注的资源型企业披露硬环境信息对其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资源型企业应选择性地多披露货币性硬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创新转型的重要一环;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企业采用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分析师关注的社会监督作用。
    研发投入、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16个地市面板数据的PVAR实证研究
    程 铭, 闫 峰, 杜廷霞, 等
    2023, 25(1):  97-10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829.001
    摘要 ( )   PDF (18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研发活动成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厘清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利于从深层次理解区域科技创新转型的内在实质,为促进国家创新驱动转变提供参考。基于2012—2020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以及这种关系在山东省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呈滞后1期的相互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在响应强度和速度上更为显著,其中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分别为40.1%、39.8%;经济增长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在胶东经济圈表现更明显,创新绩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鲁南经济圈贡献度高达85.9%;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贡献度较低,胶东经济圈呈滞后1~2期的抑制作用,创新绩效对研发投入呈滞后1期的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响应强度和速度上更为显著,在鲁南经济圈贡献度高达80.4%。研究认为山东省整体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促进作用;省会经济圈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均存在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和研发投入到创新绩效的转化能力不高;胶东经济圈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两者的转化效率较低;鲁南经济圈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三者之间缺乏更有效的良性互动。
    知识共享、绿色创新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协同关系研究
    薛松, 赵静静, 杨涛
    2023, 25(1):  109-12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526.001
    摘要 ( )   PDF (12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共享、绿色创新作为塑造行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目标向可持续化方向转型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知识共享、绿色创新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关系,通过扎根理论获取测量量表,梳理量表中不同层级因素间的关系结构,基于知识管理、协同创新和组织学习理论构建知识共享、绿色创新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协同互动的假设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基于测量量表的实证数据,利用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结果表明:知识共享渠道、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共享环境正向促进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其中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程度最大,即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更易受知识共享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制度创新正向促进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对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略大于绿色制度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知识共享渠道、绿色制度创新对知识共享环境、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对知识共享行为的3种路径均在促进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中介效应,即推动绿色创新可进一步加强知识共享对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知识共享的直接作用效应,起到基础性作用。应鼓励知识共享行为、建立正式知识共享制度、营造知识共享环境,通过推进知识共享共谋可持续发展蓝图;进行绿色创新技术发展和制度构建,通过绿色协同创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研究结果可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实践的理论依据。
    战略差异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商业信用融资的中介作用
    聂志萍, 范晓雯
    2023, 25(1):  122-131.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614.001
    摘要 ( )   PDF (11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进制造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主要靠创新驱动,如何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值得关注。以2013—2019年A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战略差异度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对于战略差异度不同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其研发投入的确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企业战略差异度的提升,其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商业信用融资是战略差异度影响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中介路径之一,即战略差异度会通过抑制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来减少其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大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采用工具变量法、调整战略差异度的衡量方法进行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合理选择战略定位、推进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拓展了战略差异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路径研究,并从企业战略的视角佐证了商业信用融资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支持的重要性。先进制造业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偏离行业常规战略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特别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对于大多数先进制造业企业而言,在创新资源并不雄厚的情况下,实施跟随战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盲目追求特立独行、实施异于行业常规的战略,反而可能不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企业也应注重优化自身信用状况,巩固其与供应商和客户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缓解战略定位差异所带来的融资约束,进而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区域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黄瑜珊, 邹晨
    2023, 25(1):  132-14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20615.001
    摘要 ( )   PDF (12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愈发得到重视,科技人才竞争力也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提升为主要切入点,首先探究了经济、产业、市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6种类型区域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的本体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产出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2010—2018年长三角41城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探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的区域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竞争力作用机制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主要形式为市场一体化,创新驱动城市和效率驱动城市一体化主要形式分别是市场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可以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促进科技人才在产业和地区间充分流动,从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提高科技人才本体竞争力;区域一体化可以优化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科技人员收入,并提供设施完备工作环境,从生态、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高科技人才环境竞争力;区域一体化促进经济和科技要素流动,消除“诸侯经济”,提高专利和经济的产出效率,从而提高科技人才产出竞争力;同创新驱动城市相比,效率驱动城市更注重通过科技人才生活水平的提升来促进科技人才总体数量的增加,但总体而言,效率驱动城市无论是专利产出能力还是经济产出能力均弱于创新驱动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加强生态绿色一体化、深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注重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增强长三角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