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9-1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阜新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苏飞,张平宇
    2008, 10(4):  1-5. 
    摘要 ( )   PDF (13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业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群体性贫困、集体性失业和人居环境恶劣等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特征。在深入阐释社会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选取资源型产业产值比重及其从业人员比重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从资源分配、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和基建设施状况7个方面选取24项指标构建应对能力指标体系,对阜新市所辖5个城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各区的社会脆弱性差异显著,新邱区最高,太平区次之,细河区最低。最后探讨阜新市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内蒙古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
    丁志平,,刘奕姿
    2008, 10(4):  6-9. 
    摘要 ( )   PDF (11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在分析内蒙古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矿业城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以发展矿山文化旅游为主导经济模式、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多元发展格局的经济模式和非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阐述了各种经济转型模式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及坚持的基本原则。

    嘉峪关市旅游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胡青云,张铁成
    2008, 10(4):  10-15. 
    摘要 ( )   PDF (12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旅游的6个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视角,计算嘉峪关市2006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5 2 hm2。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剖析嘉峪关市旅游与生态的关系。同甘肃省本地生态足迹相比,嘉峪关市旅游生态赤字较大,旅游活动的能耗高,对环境的依赖度高。在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型土地足迹占59.07%。从旅游要素的角度分析,交通足迹占67.76%,餐饮足迹占29.9%。

    资源战略
    我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孙霄凌,施卫东
    2008, 10(4):  16-23. 
    摘要 ( )   PDF (12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本文从5个方面选取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19项指标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根据2005年各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作进一步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农地流转中的非正式制度探讨
    刘文华
    2008, 10(4):  24-27. 
    摘要 ( )   PDF (12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从制度方面研究农地流转的史料文献,大多忽视了对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与农地流转密切相关的非正式制度如意识形态中的公有制观念、家庭观念和家族意识、平均主义、集权主义、农本意识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应该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这些非正式制度消化创新,找到它们与农地制度的契合点,使二者有机相融,协调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地流转。

    论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
    刘洋
    2008, 10(4):  28-31. 
    摘要 ( )   PDF (12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中存在权属调整困难、资金筹集难、微观动力不足、后期利用与管理缺乏等问题,应从产权激励、多元融资、收益分配和多方互动等方面来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创新途径,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太仓市旅游发展前景探析
    吴小伟,洪艳芳
    2008, 10(4):  32-35. 
    摘要 ( )   PDF (13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旅游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已得到普遍认同,各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太仓市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但相对缺乏旅游资源的城市,借助SWOT分析法对太仓市发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太仓市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资源优化配置:城市拆迁中补偿机制的重构
    方耀楣,亓海源
    2008, 10(4):  36-39. 
    摘要 ( )   PDF (12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城市拆迁中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提出利益主体的错位和制度的缺失,得出城市拆迁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并且提出从社会、人本、经济三方综合考虑,必须重构城市拆迁补偿机制,最后对如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资源管理
    我国油田生产成本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外的对比
    李志学,芦伟
    2008, 10(4):  40-46. 
    摘要 ( )   PDF (12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油气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考察了油气生产成本的构成,同时通过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历史数据资料 , 研究油田生产成本项目的构成、特征、趋势及影响油气生产成本的因素 , 并简要分析了近几年各石油公司生产成本攀升的原因。同时指出,虽然国外石油公司近年来成本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我国企业仍具有一定的优势,总结了国外石油公司降低成本的主要经验 , 以期为我国油田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地市级国土资源局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探索——以湖北省黄冈市国土资源局为例
    王帅
    2008, 10(4):  47-49. 
    摘要 ( )   PDF (11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资料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对城市地质勘察、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在新形势下对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地级市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应在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倪琳 周勇 刘义 余维
    2008, 10(4):  50-53. 
    摘要 ( )   PDF (12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绿当量这一概念,通过建立模型,并应用绿当量对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增强土地系统功能,使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各部门合理分配和集约利用,从而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宣恩县1:10 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
    钟星,袁春,魏即生,袁涛,唐世菊
    2008, 10(4):  54-57. 
    摘要 ( )   PDF (13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较系统地介绍了宣恩县1:10 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建立的过程,具体说明建库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拓扑建立、数据入库等,简要介绍了建成后的系统结构,并对该数据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资源评价
    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评价类型与问题分析
    肖碧林 陈印军 卢布 杨瑞珍 刘连友
    2008, 10(4):  58-61. 
    摘要 ( )   PDF (12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地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它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农业和国土政策制定。本文简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质量评价发展过程与总结我国耕地质量评价的主要类型,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耕地质量评价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政策及土地污染因子,需建立不同尺度评价标准和动态评价机制,耕地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成果共享有利于成果应用于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齐梅 王燕
    2008, 10(4):  62-66. 
    摘要 ( )   PDF (13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东省章丘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平原地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模型评价章丘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总体上比较成功,经济效益完满实现,社会效益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生态效益相对滞后。最后,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赵炳鉴 范金梅
    2008, 10(4):  67-69. 
    摘要 ( )   PDF (11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地整理是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土地整理逐步从增加耕地的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转变,发展成为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土地整理。本文从生产能力的保持和提高性、生态环境的可保护性、经济的可行性、社会的可接受性以及土地整理工程自身的可持续性角度,提出了当前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为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提供了思路。

    矿业循环经济“5R”理论及应用研究
    卢振伟 吴郭泉 张明山 王睿 袁玲 张文艺
    2008, 10(4):  70-72. 
    摘要 ( )   PDF (11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矿业、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在循环经济传统的“3R”原则基础上,提出再发现(Rediscover)和替代(Replace)两个原则,并以“5R”原则为基础,提出矿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郑莹
    2008, 10(4):  73-77. 
    摘要 ( )   PDF (12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因此能否吸引外来资金是一个关系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然后根据各地级市的分数进行聚类分析,将14个地级市的旅游投资环境分为3个类型。

    资源产业
    现阶段中国农民节能意识研究——基于浙江省四个村庄妇女节能的调查
    张耀军 杨凡
    2008, 10(4):  78-82. 
    摘要 ( )   PDF (12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节能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是能源使用和节约的主力军,尤其是农村妇女的节能意识将对能源的节约产生重大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农村妇女节能意识现状,并从个人、社区、社会三个层面对妇女节能意识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浅析
    杨敏 罗辉
    2008, 10(4):  83-86. 
    摘要 ( )   PDF (12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新疆1990—2006年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国际、国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虽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期,短期内新疆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而长期内却具有均衡的因果关系;国际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时间上超前于国内旅游收入。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新疆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

    资源开发
    杭州市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保护开发建议
    顾明光 龚日祥 王勤荣 俞国华
    2008, 10(4):  87-92. 
    摘要 ( )   PDF (1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数量众多和类型齐全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尤以湖泊湿地、岩溶地貌、涌潮奇观以及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迹等最具特色。依据地质遗迹的主体物质组成及成因,并结合造成地质遗迹的动力因素,将本区地质遗迹资源分为十大类,并概述了区内典型地质遗迹特征。根据各类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共划分出西湖、良渚、鸬鸟、河上4个区块,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构想与建议。

    资源产业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姜英朝 潘运伟 田慧霞 胡星
    2008, 10(4):  93-96. 
    摘要 ( )   PDF (12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在对河南省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河南省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并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

    资源开发
    川南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途径分析
    卢小丽
    2008, 10(4):  97-100. 
    摘要 ( )   PDF (12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南旅游区内4市在资源、空间位置、市场影响以及机遇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借助这些基础,解决川南旅游合作可能存在的阻力。川南旅游合作可以从政府、市场以及资源等方面充分利用川南已有的基础,实现川南旅游合作,增强川南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永城市耕地保护途径的探讨
    宗杰
    2008, 10(4):  101-103. 
    摘要 ( )   PDF (11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在简述永城市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深度开发较低、人均用地超标等利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利用率不高、质量退化等问题,总结了土地利用管理经验,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原则及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
    刘继顺 周余国 董新 刘卫明
    2008, 10(4):  104-107. 
    摘要 ( )   PDF (12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找矿系统工程学基础上首次提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并从矿业勘查开发活动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矿业勘查开发企业自身素质所应具备的“六心”和战略上所需考量的“十化”。

    资源环境
    基于ESV的如皋市土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于长英 田红霞
    2008, 10(4):  108-111. 
    摘要 ( )   PDF (1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基于ESV的LUCC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运用到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当中,并对其运行结果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如皋市1997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对比情况,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评价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如皋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贡献较大的有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贡献率依次递减;与1997年相比,2006年如皋市ESV有所降低;园地、水域、沙地等未利用地的减少是造成整体ESV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2006年如皋市各镇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将其分为重要、 比较重要、一般地区3个等级,运用GIS空间制图功能,绘制如皋市土地生态分区图,为如皋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RS和GIS技术在汾河水库上游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解蕾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袁涛
    2008, 10(4):  112-115. 
    摘要 ( )   PDF (11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S和GIS技术是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黄河流域汾河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 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76—199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加剧;1990—2002年,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好转,局部区域仍在发展,水土保持任务仍很艰巨。

    煤电建设用地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测及防治措施
    王春英 宝日玛
    2008, 10(4):  116-119.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阳泉市南煤集团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项目为例,对该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指出该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本文分别对工程建设引发加剧这几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地质灾害点防治划分了等级,提出了对建设用地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各项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问题研究
    甘肃省城市化发展中土地可持续利用探究
    杨春利 王芳 陈丽红
    2008, 10(4):  120-123. 
    摘要 ( )   PDF (12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目前甘肃省城市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均占地面积偏大,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失衡;土地收益分配欠公允。为实现城市化发展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建议甘肃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科学规划,结合市场机制优化土地配置;严格保护,确保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整布局,发挥城市用地的最大效益;统筹兼顾,促进城郊和谐发展;优化土地生态环境。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
    徐玲玲 郝胜涛 王利
    2008, 10(4):  124-128. 
    摘要 ( )   PDF (17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辽宁省100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辽宁省县域单元划分为发达县、中等水平县和欠发达县3类,分析评价各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初探
    熊永柱 张美英
    2008, 10(4):  129-132. 
    摘要 ( )   PDF (13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基础。简要介绍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根据其实质对海岸带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和评价概念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我国能源消费与进出口关系的协整分析
    任建军
    2008, 10(4):  133-135. 
    摘要 ( )   PDF (12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能源作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之一,其消费与进出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结合1985—2005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与进口、出口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进口、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出口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能源消费是进口的格兰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