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敬敦, 黄黔, 徐铭, 等. 中国资源(矿业)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科技战略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孙威, 李洪省.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J]. 地理学报, 2013(2): 199-208
[3]徐君, 李贵芳, 王育红.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资源科学, 2015, 37(6): 1266-1278
[4]王亮, 宋周莺, 余金艳, 等.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研究: 以克拉玛依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 31(8): 1277-1282
[5]刘杰. 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 33(9): 101-106
[6]曹卫东, 朱胜清, 罗健, 等. 基于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13, 33(2): 39-46
[7]陈荔, 陈凤桂, 张虹鸥, 等. SSM空间模型及其在珠三角制造业发展中的应用[J]. 经济地理, 2012, 32(9): 91-96
[8]葛军, 刘家明. 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60-765
[9]黄顺魁, 王裕瑾, 张可云, 等. 中国制造业八大区域转移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12): 90-96
[10]〖ZK(#〗邓洪波, 陆林.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城市旅游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2): 313-323
[11]汪险生, 郭忠兴.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非农化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944-955
[12]张伟, 朱金艳. 基于循环经济DEA模型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综合评价[J]. 资源与产业, 2012, 14(1): 7-13
[13]申建良, 冉启英, 陈彤.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J]. 资源与产业, 2016, 18(4): 11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