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红欣. 石家庄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2
[3]王家庭, 张换兆, 季凯文.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4]何芳, 吴正训.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J]. 国土经济, 2002(3): 35-37
[5]龚义, 吴小平, 欧阳安蛟.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浙江国土资源, 2002(1): 46-49
[6]林坚, 张沛, 刘诗毅.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4): 4-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18-2008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S]. 2008
[8]王业侨.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3): 24-31.
[9]周利娴, 袁清坡, 袁富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导产业选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郴州市北湖区为例[J]. 农业经济, 2011, 22(09): 90-91
[10]薛俊菲, 邱道持,卫欣,等.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探讨: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4): 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