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宏茹,李雪梅,王长建.新疆能矿资源型产业发展及其区域效应研究 [J].干旱区研究,2011,28(2):363-369
[2] 赵连荣,胡建,安雯.浅析资源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3):363-366
[3] 张伟.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 [J].山东经济,2009,151(2):141-145
[4] 邓宏兵,李俊杰.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 [J].生态经济,2007(9):94-99
[5] 姜巍,高卫东,张雷.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综合效应评价 [J].资源科学,2007,29(1):9-15
[6] 史玉虎.煤炭资源型产业群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J].学术纵横,2012(6):92-93
[7] 薛继亮.西部产业集聚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基于西部12省区面板数据的验证 [J].资源与产业,2013,15(3):50-56
[8]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4-24
[9] 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 [J].地理科学,2008,28(2):145-149
[10]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 [J].中国工业经济,2004,190(1):56-62
[11]顾春霞.基于区位熵分析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J].理论经济学,2012(2):27-28
[12]张会新,高超,白嘉.基于区位熵的能源矿产资源产业集群识别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119-123
[13]张奇,刘小燕,谭璇.重庆市高等级旅游景区发展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探究 [J].市场论坛,2012(2):28-31
[14]焦兵,刘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能源产业成长阶段的比较研究:基于陕西?新疆?内蒙古的实证分析 [J].资源与产业,2013,15(2):12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