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10-08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新兴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基于榆林市案例
    李武斌
    2012, 14(5):  1-6. 
    摘要 ( )   PDF (15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的陕西省榆林市经济快速增长,成为西部地区新兴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市经济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增长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利用西方复兴的产业区理论,对榆林资源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经济性质界定为产业区“激进式”增长模式。根据产业区的核心命题和榆林市资源经济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七大策略:学习化、在地化、多元化、飞地化、同盟化、生态化、福祉化。

    矿业城市效率研究进展
    赵晓霞,渠爱雪,聂志宇
    2012, 14(5):  7-12. 
    摘要 ( )   PDF (14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对城市效率、矿业城市效率的概念和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效率的研究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研究区域尺度、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现在矿业城市效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1)基本内涵等基础研究不足;2)从城市综合效益角度系统的对比分析相对缺乏;3)动态的评价分析薄弱;4)机理研究相对欠缺。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未来矿业城市效率的研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理论研究;2)强化矿业城市效率的实证研究;3)完善矿业城市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4)加强矿业城市效率的动态评价研究;5)注重机理研究。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基于干中学理论
    肖立军,付建平
    2012, 14(5):  13-17. 
    摘要 ( )   PDF (14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引入“干中学”理论模型,揭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困境背后的经济规律: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将大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型”部门或产业,对其他部门和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知识要素积累严重缺乏,加之“资源锁定”效应,从而使得产业转型面临极大困境。资源型城市应积极利用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及资源税改革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加快知识要素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资源战略
    矿产地战略储备规模研究
    余良晖, 薛亚洲, 贾文龙, 吴强, 陈甲斌
    2012, 14(5):  18-23. 
    摘要 ( )   PDF (16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产地战略储备规模的确定是矿产地战略储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确定储备思路及原则的基础上,对储备规模确定模型进行了具体分类。从优势与短缺资源出发,结合矿产资源管理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分别提出优势资源保护储备模型和短缺资源储备模型,其中:优势资源保护储备模型包括基本保护储备和增量储备模型,基本保护储备是基础,重点考虑长期战略意图,增量储备重点保护中期利益,分低度、中度和高度3个层次;短缺资源储备模型包括预警储备模型、经济品位储备模型和综合回收率储备模型,其中预警储备分红色预警储备、橙色预警储备和黄色预警储备。


    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以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有限公司为例
    张念,肖荣阁
    2012, 14(5):  24-29. 
    摘要 ( )   PDF (14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资源型产业、企业的定义与范围,接着对人力资源整合的含义、主要特征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扼要归纳了跨国并购中资源型企业人力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五矿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有限公司所进行的相关整合举措,认为我国进行跨国并购的资源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重视四大策略:人力资源稳定策略、有效信息沟通策略、文化整合与人才培训策略及激励整合策略。

    基于终端能源消费的河南省碳减排策略探析
    任静,于鲁冀
    2012, 14(5):  30-34. 
    摘要 ( )   PDF (16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量数据表明,全球气温在升高、气候在变暖。本文针对目前尚未有学者对热力这一重要的CO2间接排放源报道的情况,尝试计算河南省热力CO2排放因子,约为0.127 6 tCO2/106kJ。采用河南省2000—2009年各行业终端能源数据,对河南省各行业终端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林地、绿地、耕地的碳汇能力进行测算,考察河南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及林地、绿地、耕地的碳汇能力,并对河南省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进行分析,寻求探索河南省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对我国掌控铁矿资源合理规模的探讨
    张华
    2012, 14(5):  35-38. 
    摘要 ( )   PDF (13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控铁矿资源规模应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粗钢产量、铁矿资源储量、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和国际铁矿石市场形势等情况,研究认为我国铁矿资源掌控规模应为掌控全球铁矿石产能的40%左右。提出了择机对境外铁矿企业合作、入股和收购,加大国外铁矿石开发力度,构建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和协调机制等实施我国铁矿石资源掌控规模目标的保障措施。


    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探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王 进,李艳萍,董雅文
    2012, 14(5):  39-45. 
    摘要 ( )   PDF (23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苏州市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该地区未来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总结“十一五”期间苏州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制约瓶颈,并基于此提出苏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构想与思路。苏州发展循环经济应以“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为原则,体现三大创新性整合,即经济与社会循环的整合、产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整合、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整合,从社会、产业、技术、区域以及机制体制五个层面构建符合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为该地区构建创新型城市、全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支撑。

    资源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管理机制探讨
    于少康, 袁 芳
    2012, 14(5):  46-50. 
    摘要 ( )   PDF (14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和部省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江西省土地管理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分析和借鉴国家已批复的8个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和15个国家级战略区域规划土地政策创新的基础上,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JP2〗利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机制创新建议:尝试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推进“土地开源机制”创新,继续强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控,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闲置地清查与节地示范机制,提高土地行政效能,建立资源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平朔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与实证
    贺振伟,白中科,张 召,赵 峰,尹建平
    2012, 14(5):  51-56. 
    摘要 ( )   PDF (23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平朔矿区为例,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在矿区现有资源和条件基础上,构建两条相互依存的产业链:1)以煤为主,电、化、硅铝、建材并举的黑色工业产业链;2)以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利用为主,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征与产业优化
    徐贻赣,吴淦国
    2012, 14(5):  57-62. 
    摘要 ( )   PDF (2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实现矿业产业优化的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区,矿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但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较低,产业链短,优势矿产开发产业集中度不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矿业产业优化,需要统筹规划,优化矿业产业布局与结构;加强区域、国际合作,实现矿产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发展节能环保型矿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矿业废弃物治理,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和矿业可持续发展。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与公益性原则的关系问题研究
    徐红燕,李传松,马伯永,张静
    2012, 14(5):  63-68. 
    摘要 ( )   PDF (14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图书馆传承公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球开放存取协议即OAI协议的形成和不断扩展。随着我国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不断加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公益性原则的冲突也不断加深。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坚持版权保护与公益性原则相统一,积极探索著作权人进行数字版权授权的便利途径,推动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化,建立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等相应对策。

    资源开发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基本特征及国内研究现状
    吕丽新,陈永进,张 硕,姜文斌,刘继棚
    2012, 14(5):  69-75. 
    摘要 ( )   PDF (20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能源意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从成因特征、赋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4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征。中国冻土区主要包括青海祁连山及可可西里—风火山—乌丽冻土区、西藏羌塘地区和东北漠河地区等远景区。根据现有研究,各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丰富,然而冻土区气候和环境条件制约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进展,应在加大水合物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水合物识别技术、钻采工艺研究,早日由寻找、勘探阶段进入开发钻采阶段。

    贵州省黔西煤矿区箐口煤矿岩石与煤层特征对比分析
    刘珍奇,赵训林,郑振华
    2012, 14(5):  76-79. 
    摘要 ( )   PDF (20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黔西煤矿区箐口煤矿含煤地层为晚二叠世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滨海沼泽含煤碎屑岩沉积,为河流作用、潮汐作用双重控制下的过渡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区内的8、9、12、15等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具有各自的沉积微相。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对比、物性特征对比、层间距、岩性组合特征对比、煤层特征对比、煤质特征对比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能准确区分箐口煤矿区的8、9、12、15等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并为箐口煤矿及其深部、邻近矿区勘查、矿山生产中的煤层提供可靠的对比依据和借鉴经验。

    豫北安林地区晚白垩世塔山岩体特征简介
    孙卫志,于 伟,王振闽,刘宗彦
    2012, 14(5):  80-88. 
    摘要 ( )   PDF (44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山岩体为豫北安林地区(安阳至林县)一套具有多岩类组成的环状超单元侵入体:早期侵入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属富钠钙碱性岩石;晚期侵入为霓辉正长岩、含霓石碱性正长斑岩、碱性花岗岩,属高钾碱性岩。岩浆来源深度大,属壳幔质以幔质为主的重熔岩浆。这期岩浆活动与燕山晚期以伸展构造为主体的太行山陆内造山运动息息相关,同时,又与具有层控特征的安林式矽卡眼岩型铁矿的成生关系密切。除此之外,受塔山岩体控制的矿产还有金、钾长石、蓝石棉等。

    河南小秦岭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研究
    魏彦淼
    2012, 14(5):  89-99. 
    摘要 ( )   PDF (26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小秦岭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其次为金属硫化物;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其次为银金矿和含银自然金、碲金矿,碲金银矿微量。自然金为包体金和裂隙金及粒间金,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其成色普遍偏高。黄铁矿以中细粒半自形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含金最高。其中元素含量统计特征规律不明显。热电系数具明显指示作用。石英的晶体特征、元素含量具指示意义。其热发光,红外光谱为矿床评价重要标志。

    资源评价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稀土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动态评价
    张丽颖,鄢文博,曾昭志,李胜连
    2012, 14(5):  100-104. 
    摘要 ( )   PDF (14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稀土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一套稀土资源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AHP优化后,利用2007—2010年面板数据,采取Malmquist指数动态、定量分析中国稀土资源竞争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资源竞争力在外界因素的改变下时刻在发生变化,同时,由于过度开采等原因增加了环境的补救成本,
    中国稀土资源竞争力在国际上不断弱化。

    郭贝贝,於忠祥
    郭贝贝,於忠祥
    2012, 14(5):  105-111. 
    摘要 ( )   PDF (1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示范区内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分值,分析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人为驱动力以及各城市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得出合肥市和马鞍山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较高,池州市建设用地利用较粗放,其他城市处于中度集约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受经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制约,评价集约度的结果可为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时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江西井冈山地质遗迹及其价值探讨
    叶张煌,尹国胜,郭福生,邹晓明
    2012, 14(5):  112-118. 
    摘要 ( )   PDF (60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井冈山以红色旅游著称于世,但独特的地貌景观、丰富的地质遗迹、罕见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科普意义。在对井冈山地质遗迹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将风景名胜区的地质遗迹分为4大类:地貌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地层学遗迹和古生物化石遗迹。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认为井冈山是一处融地质多样性、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及自然景观奇特性于一体的自然地理区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地学博物馆、生物基因库、珍稀物种避难所、生物多样性的乐园,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

    短陂桥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潘志刚, 胡佩兰, 宋暖和, 马飞先
    2012, 14(5):  119-122. 
    摘要 ( )   PDF (14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层气作为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已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湖南省也已于2010年在邵阳短陂桥矿区首次开展了煤层气参数孔的施工。通过对参数孔各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对短陂桥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认为该区1#、3#煤层属高含气量、常压—高压、高吸附饱和度、中地解比、低渗透率储层,综合评价该区为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开发利用的有利地区。提出加快该区煤层气储层改造的试验步伐和扩大实验区的建议,为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和“气化湖南”战略提供能源保障。

    基于能值理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林华,李瑞华
    2012, 14(5):  123-129. 
    摘要 ( )   PDF (22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质量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基于能值理论,利用耕地投资回报率和压力系数分别衡量耕地的产出能力及可持续利用能力,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测算了1999—2008年耕地质量指数动态变化和2008年各地市的耕地质量指数分布。结果表明,由于耕地生产投入回报率下降和压力系数上升,近10年来河南省耕地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2008年耕地质量指数区域分异明显,主要是耕地压力系数区域差异显著,耕地投入回报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河南省应转变耕地能值投入结构,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生态系统的回馈产出能力;中北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市是耕地质量管理的重点区域。

    资源环境
    贵州省涉煤产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茂春, 刘梅, 谢宏
    2012, 14(5):  130-134. 
    摘要 ( )   PDF (14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对比分析法、归纳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贵州省煤炭资源分布和涉煤产业现状,从地质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研究了涉煤产业引发的环境问题。结合涉煤产业引发的环境现状,研究政府的角色定位;从行政、经济、法律、技术与监督等方面,为政府全方位做好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涉煤产业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从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涉煤产业引发环境问题的对策。

    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以河北山区为例
    刘静鹏,崔媛媛,葛京凤
    2012, 14(5):  135-139. 
    摘要 ( )   PDF (14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生态安全预警出发,构筑河北山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预警标准确定各预警指标的阈值,采用物元分析模型进行量化研究,分析河北山区生态安全警情的时空特征,揭示其分异规律,从预警指标的主导因素、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的差异以及生态安全演化的历史渊源等方面探讨河北山区生态安全警情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元分析模型进行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有利于揭示该区域生态安全存在风险的原因,有利于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对于我国山区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警示作用。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蒋芩
    2012, 14(5):  140-146. 
    摘要 ( )   PDF (15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评价指标的确定、研究的技术方法等都处于探讨阶段。通过对低碳旅游景区的界定和发展背景的研究,根据低碳旅游的特性和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了由3大子系统、8项指标、46个要素因子构成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价指标各类标准的参考值。本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国内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量化分析和有效评定,以促进低碳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资源产业
    资源视角下中小制造企业跨行业转型风险识别研究
    贾晓霞,张瑶
    2012, 14(5):  147-152. 
    摘要 ( )   PDF (15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行业转型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或克服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资源因素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中小制造企业转型中逐渐显现并发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在揭示中小制造企业跨行业转型的产业内外动因的基础上,考虑其转型战略选择和实施过程对企业基本技能和资源的匹配需求,运用因子建模技术和鱼刺图法识别出企业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源惯性风险因素、资源获取风险因素、资源匹配风险因素及其风险因子,研究对中小制造企业跨行业转型风险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静脉产业BOT融资模式的动态博弈探析
    梁礼广,桂诗瑞
    2012, 14(5):  153-158. 
    摘要 ( )   PDF (16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产业是废弃资源在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朝阳产业,其核心在于再资源化。它的循环经济理念能打破经济快速发展中呈现的资源“瓶颈”,有效地延伸传统产业价值链。我国静脉产业仍在起步阶段,融资〖JP+1〗路径的封闭性未能使它的正外部性得到充分释放。把民间资金池引入的BOT融资模式能稀释当前民间资本的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拓展静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在该模式中,政府与〖JP〗项目单位存在着动态博弈,政府要采取担保、补贴等措施使民间资本获得稳定的资本回报率。对政府而言,只是以少量的资金撬动了数千亿的民间资本,其杠杆效应减轻了财政支出负担。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任慧玲
    2012, 14(5):  159-164. 
    摘要 ( )   PDF (14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民经济中,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对常州市低碳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对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概况,进一步通过对比常州、无锡两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实现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分析—以新疆为例
    齐少虎,高志刚
    2012, 14(5):  165-170. 
    摘要 ( )   PDF (14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强化要求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由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对于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新疆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新型工业化内涵、关联性、发展潜力、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择22个指标组成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通过Weaver—Thomas模型和综合分析法,选出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和培育主导产业,即提出新疆在新型工业化大背景下应该集中发展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注重培育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在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形成循环经济型主导产业群和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基于DEA模型的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绩效评价
    彭荷芳,谢忠秋,徐燕
    2012, 14(5):  171-175. 
    摘要 ( )   PDF (14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价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绩效,以期为该地区构建多元化的、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完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在研究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常州市2008年和2009年新能源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以及DEAP21软件对新能源产业投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投入绩效。此外,提出通过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完善金融体制以及建立产业基地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资源经济
    矿业外部不经济性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朱媛媛
    2012, 14(5):  176-181. 
    摘要 ( )   PDF (1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业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人类和社会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制约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经济学中“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相关理论,指出矿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矿业外部不经济,其特点是贯穿于矿业开发和使用的整个过程,并具有时间外部性。为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剖析了产生不经济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税、生态补偿税、排污权交易、完善产权配置等经济刺激型对策,规范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等命令控制型对策,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媒体舆论监督等其他对策。 

    包含地理因素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郑林昌,蔡征超,张雷
    2012, 14(5):  182-188. 
    摘要 ( )   PDF (14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的差异性决定着人文活动的难度和深度,而以往的研究尤其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对地理环境差异性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构建起包含地理因素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以中国为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空间距离、地形条件两大地理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且空间距离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地形条件的影响作用,而地形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明显。这在验证包含地理因素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地理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