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战略性矿产资源全产业链理论和研究前沿
安海忠, 李华姣
资源与产业    2022, 24 (1): 8-14.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11221.007
摘要1132)      PDF(pc) (1194KB)(1203)    收藏
当前全球进入第4次工业革命和第6次科技革命叠加的新时期,新兴产业带动了锂、钴、镍、稀土等诸多矿产资源的需求。为了保障本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均在加紧部署,保障战略性和关键性矿产资源的供应,并根据本国国情发布了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目录清单。矿产资源安全不仅涉及上游资源的供应安全,还包括产业链中间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的安全。在系统梳理中、美、欧、日等4个国家和经济体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最新政策和目录清单的基础上,从战略性矿产资源全产业链界定、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研究进展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研究挑战与方向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研究的4个主要前沿课题:1)全产业链系统边界和全产业链视角下资源安全新内涵;2)“贸易-生产-循环”全球产业链资源流动复杂系统构建;3)“双碳”目标下如何保障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4)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的相互影响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动态效应研究
高湘昀,安海忠,郝晓晴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6): 59-67.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1223.006
摘要236)      PDF(pc) (1198KB)(608)    收藏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问题。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文章选取京津冀地区的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占比作为能源结构变量(解释变量),废水、工业废气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作为环境变量(被解释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变量间的关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动态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中“三废”的排放总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对“三废”排放总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且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占比对“三废”排放总量影响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应当充分利用滞后效应和贡献程度,对外部条件冲击实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使得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和环境之间趋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安海忠,李华姣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6): 21-26.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1223.001
摘要335)      PDF(pc) (1425KB)(796)    收藏
在全球“低碳革命”、“页岩气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分析、评价、监控一国或某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课题。文章在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其中,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在数据层面,提出了包含统计年鉴数据、空间遥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频时间序列数据、仿真模拟数据、文本灰色数据等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在应用方面,提出了基于理论、方法、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决策支持”5个维度的应用研究体系。该研究所提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为资源型承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思路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4. 碳交易市场期货间价格波动关系与趋势预测
卜星,安海忠,王利军,等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2): 111-120.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0325.002
摘要11349)      PDF(pc) (2008KB)(12879)    收藏
碳排放交易市场中不同期货价格波动及其相互影响较为复杂,价格趋势预测也在金融投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碳交易市场中非线性预测问题,选取欧盟配额期货与碳排放核证减排量期货相关参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关系检验确定其是否具有长期协整关系,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其领先滞后关系,将具有领先关系的期货参数作为部分输入变量,建立遗传算法改进的运用不同小波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具有滞后关系的期货价格趋势进行预测,并与改进前的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改进的模型可以有效刻画期货价格序列变化趋势,为碳排放交易提供良好的投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5. 江浙沪产业结构对比研究——基于偏离—份额模型
诸葛晴怡, 安海忠,陈景明
资源与产业    2015, 17 (5): 124-12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50804.020
摘要1520)      PDF(pc) (1213KB)(1360)    收藏
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2005—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3个城市的产业数据,分别以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为参照,对其“二三一”型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3大指标评价长三角两省一市17个产业部门,以此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相对于其所在更大区域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6. 基于复杂网络的矿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金融机构关系分析
安 静, 安海忠, 杨广林
资源与产业    2014, 16 (2): 124-128.  
摘要3080)      PDF(pc) (1364KB)(1009)    收藏
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参与我国矿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及金融机构与上市矿业公司融资的关系,通过获取的73家金融机构与我国125家上市矿业公司关系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UCINET和Excel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金融机构之间的凝聚子群从派系和K—核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矿业公司股权融资具有显著的趋同关系结构,并发现了金融机构子群分布情况、投资趋同状况和金融机构活跃程度。从数据分析中还发现了网络中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派系数目较多,共有121个派系之多,而且在各派系之间存在着较高的重叠性。虽然派系较多,但是核心比较明显,绝大多数子群都是围绕国有四大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而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7. 挪威、中国油气资源行业协会比较研究
张 倩,安海忠,何 波,钟维琼,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74-181.  
摘要1504)      PDF(pc) (1517KB)(1231)    收藏
通过对挪威、中国几大油气资源行业协会的介绍,从入会条件、运营方式、政会关系、组织架构和服务领域几个方面,梳理出他们各自的管理特点。采用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行业协会的异同:中国油气资源行业协会普遍为挂靠管理、合议参与,在入会条件上严格限制,在组织架构上加强内设。而挪威油气资源行业协会则采取独立运营与三方机制,在入会条件上广纳会员,在组织架构上关注地方。除了这些相异之处外,两国的油气资源行业协会在服务领域上则均具有广泛服务的特点。同时,以比较的结论,分析出我国油气资源行业协会未来的发展,应从扩大规模、实现自治、建立分会、加强代表、增强服务和完善规划出发的6点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主营产品的中国矿业上市公司复杂结构关系研究
安 静,安海忠,杨广林,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68-173.  
摘要1066)      PDF(pc) (2675KB)(908)    收藏
通过分析主营产品来研究我国矿业上市公司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构。研究以矿业上市公司为节点,把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主营产品的有重叠关系定义为两个节点有边,否则没有边,并据此按公司所主营产品的共有性构建公司之间关系的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网络中的节点度、网络度分布、聚集系数来分析主营产品关系下的网络结构特征。发现了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结构关系特点,各个公司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各公司之间的相互关联度,反映出其整体关系的复杂性,也揭示了节点与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的关系。研究能够帮助矿业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调整,为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提高竞争与合作起到推动作用,以利于企业快速、有效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9. 国际油气资源合作中合同模式的比较研究
夏凌娟,安海忠,高湘昀,安琪儿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57-162.  
摘要1461)      PDF(pc) (1287KB)(1581)    收藏
通过对国际油气资源合作中的租让制合同模式、产量分成合同模式、风险服务合同模式3种合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这3种合同模式的核心内容、追求的目标、合同者承担的风险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总结出它们的特点。通过对这3种合同模式的比较以及特点分析,发现3种不同的合同模式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局限。随着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市场日益成熟,任何一种合同模式都体现出了“平衡原则”。在国际油气资源合作中要想达到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目的,就应当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合同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及趋势分析
李华姣, 安海忠,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44-148.  
摘要1829)      PDF(pc) (1182KB)(1475)    收藏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油气资源国,是中国对中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目标国之一。从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油气投资及经营注册法律法规、油气税收及进出口管理法律法规、油气领域劳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变化趋势,既是对哈萨克卡斯坦油气管理体制和投资环境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对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投资合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1. 南非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启示
黄 暄,安海忠,张宏亮,丁颖辉,孙晓奇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36-143.  
摘要1389)      PDF(pc) (1695KB)(1099)    收藏
通过对南非油气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演变、能源战略的阶段性推进、能源管理机构的分步改革进行浅析,发现南非不断完善能源法律法规、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出台相关法律对弱势群体加以扶持。南非能源战略的制定虽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其一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南非能源机构的分步改革使得原本夭折的能源部独立计划分阶段逐步实现,其能源行业组织在南非能源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政府和行业组织相辅相成。通过分析南非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得出几点启示,以期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东盟国家新能源政策及启示
刘晓佳,安海忠,丛 琳,张丽佳,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30-135.  
摘要3658)      PDF(pc) (1222KB)(1515)    收藏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注重研究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已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扶持体系。首先对东盟十国的新能源整体、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核能7个方面的新能源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简述,总结各国的新能源政策,从东盟总体作用、国家战略政策、对外合作和吸引投资4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发挥国家整体作用、依据地方特色发展不同新能源、积极对外合作和制定相关法规政策4个方面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3. 美国各类钻井总成本变化规律
安丰军,丁颖辉,安海忠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19-124.  
摘要3578)      PDF(pc) (1349KB)(864)    收藏
以发现美国各类钻井总成本长期、中期、短期的变化规律为研究目的,采用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数据报告对美国钻井成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美国钻井总成本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990年以前先增后减,1990—1997年平稳不变,1998—2008年快速上涨;2)各类钻井成本基本都经历了上述变化过程;3)油井钻井成本的变化比气井、干井更为稳定,而气井相反,其变化波动性最大;4)跟陆上井相比,海上钻井成本的波动性更大,可预测性更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4. 全球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评价与优选
何 波,安海忠,方 伟,赵海媛,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14-118.  
摘要4708)      PDF(pc) (1141KB)(1376)    收藏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全球7个大区和57个国家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优选,提出投资优选建议,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资源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石油投资环境的排序中,排在前3位的是美国、俄罗斯和挪威;天然气投资环境排在前3位的是美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我国油气资源海外投资优选建议主要体现为以全球能源战略思想为指导,以“重点突破、邻国优先、适当兼顾”为总体发展思路,逐步形成规模大、结构优、竞争力强的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5. 南美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与优选
陈玉蓉,安海忠,高湘昀,杨 鑫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09-113.  
摘要3917)      PDF(pc) (1253KB)(1574)    收藏
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聚类分析法,从基础条件、石油资源现状、政治经济形势、石油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石油管理体制和国际合作6个方面对南美地区的石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与优选,以期为我国在南美地区的石油资源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与南美各国的能源合作。南美地区国家中油气投资环境按照由好到差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阿根廷、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政治、经济形势较好;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石油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比较好;巴西、阿根廷、秘鲁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管理体制最为完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6. 日本能源管理体制研究及启示
高湘昀,安海忠,何 波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93-97.  
摘要1232)      PDF(pc) (1237KB)(1030)    收藏
从基本概况、体制结构特征及能源政策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日本的能源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并探讨日本的这种模式对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日本受能源资源缺乏的约束,通过“开源节流”实现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日本能源的核心管理机构为典型的事业部结构,其能源政策和法律体系随环境不同而不断变革,并且两者相辅相成。虽然日本的能源管理体制相对简单,但是管理效率很高。因此,中国应当对能源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视核心管理体制结构的设计及相应辅助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制定能源政策和完善法律体系,从而为我国的能源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为能源部门或企业创造良好的运作平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17. 中、美、加、印矿业权管理差异分析
安琪儿,安海忠,何 波,王 朗,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89-92.  
摘要3819)      PDF(pc) (1133KB)(1440)    收藏
选择美国、加拿大、印度作为典型矿业国家,将其矿业权管理与中国矿业权管理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矿业权管理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矿业权主体范围不同。美国的矿业权主体是符合条件的公民,印度和中国的矿业权主体是各类公司。2)矿业权取得方式不同。美国矿业权主要通过自由进入和特许制度、矿地租借制度或材料销售制度取得;加拿大的取得方式是先获得初级许可证,满足条件以后升级为高级许可证; 印度主要通过招标取得,中国则以招、拍、挂为主。3)管理机构不同。美国的矿业管理部门分为联邦和州2级,加拿大的也分为联邦和省2级,印度由联邦政府管理,中国的探矿权由2级政府管理,采矿权由4级政府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机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丛 琳,安海忠,于 光,高湘昀,安琪儿,冯 聪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84-88.  
摘要1254)      PDF(pc) (1309KB)(1254)    收藏
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是典型的联邦制,并实行政监分离。我国应借鉴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的有益经验为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职能转变提供意见和建议。因此探讨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机构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机构和机构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油气资源联邦管理机构和省(区)管理机构,从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加拿大油气资源管理机构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得出我国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应建立独立专职的油气资源主管部门、明确各机构职能、实行政监分离的管理、明确油气资源初始矿权和完善公益性地质资料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挪威油气资源管理流程研究
钟维琼,安海忠,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77-83.  
摘要1319)      PDF(pc) (1649KB)(1212)    收藏
气行业是挪威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挪威油气资源的管理流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挪威政府是如何实施并落实油气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对挪威的油气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概述,包括相关的政府部门职能及其组织结构图,然后对挪威的油气资源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挪威油气资源管理流程分为前期基础管理、中期许可证管理、后期生产运营管理和石油基金管理4个部分,分别绘制了流程图,呈现和说明了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步骤,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授权与监督关系,并对挪威油气资源管理流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法律法规、管理效率、管理分工、信息公开、监督管理、代际公平等方面得出对中国油气资源管理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0. 美国联邦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流程研究
张宏亮,安海忠,袁 悦,何 波, 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68-76.  
摘要2700)      PDF(pc) (1626KB)(1215)    收藏
梳理了美国油气资源管理体系中联邦层级复杂的机构设置及机构之间的工作流程,并从储量信息、矿业权和生产运营3个方面分析美国联邦层级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研究发现,美国油气资源管理涉及机构众多,部门之间通过详尽细致的法律法规划分权利责任,事前的沟通机制和法律法规保障了工作流程中各个节点的有效运行。储量信息由地质调查局负责技术信息获取,而由能源信息署负责向市场提供,促进信息商业化和电子化;矿业权竞标前管理多方参与,竞标及竞标后管理部门集中;生产运营管理流程简洁明确。通过实施这些关键流程,相关油气资源管理机构可以提高矿业的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1. 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三国能源管理机构比较研究
孙晓奇,安海忠,丁颖辉,黄 暄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63-67.  
摘要1456)      PDF(pc) (1342KB)(1155)    收藏
总结了能源管理机构的主要结果,从能源机构的级别、能源机构的专门化、机构的部门化3个方面比较了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三国的能源管理机构,明晰了能源管理机构的一般性和作为行政机构的特殊性,指出能源机构必须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认为一个能源消费大、资源丰富、地区差异大的国家应该设立一个高级别、统一的、行业集中部门化、高专门化程度的能源管理机构,并根据这个理论结果设计了一个与此相应的能源管理机构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2. 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政治体制及油气管理机构比较分析
李华姣,安海忠,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55-62.  
摘要1546)      PDF(pc) (1615KB)(1110)    收藏
中国是油气资源的消费大国,“走出去”进行油气资源的投资开采和贸易合作已成为促进油气资源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中亚主要油气资源国为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的政治体制、油气管理机构及其变革和职能结构,国家油气公司概况及其变革和国家油气公司主要职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亚3个主要油气资源国政治体制、管理机构和国家公司呈现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23. 俄罗斯油气资源管理流程分析
黄 暄,安海忠,钟维琼,何 波,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49-54.  
摘要1301)      PDF(pc) (1664KB)(1026)    收藏
基于俄罗斯油气管理机构设置、俄罗斯油气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分析,得出油气资源管理主要分为前期基础管理、中期许可证管理和后期生产运营及基金管理3个阶段。通过对油气资源管理3个阶段管理流程的论述和分析,发现在俄罗斯油气资源管理中,充分的前期基础工作为加强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保障,中期对能源项目的层层审核体现了俄罗斯对其油气资源勘探和使用许可证管理过程审核的严谨和考察的全面,油气资源管理后期,俄联邦政府对于油气资源的基金管理体现了俄联邦政府对于技术发展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结合俄罗斯油气资源管理体制的优点和我国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4. 大利亚油气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何 波,安海忠,沙景华,张宏亮, 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44-48.  
摘要1269)      PDF(pc) (1512KB)(985)    收藏
澳大利亚油气产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其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值得中国借鉴。梳理澳大利亚联邦、州及地方三级政府的油气资源管理机制,分析联邦及州政府油气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和特点,总结出澳大利亚油气产业开放背景下的缜密的矿业权许可形式以及有效的法律框架。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间油气资源管理分工明确,联邦政府抓大放小,主攻战略,州政府集中处理日常管理事务。联邦和州的油气资源管理机构设置战略意识突出,也体现了集权的思想,使用大部制的方式集中管理协调。联合执法的法律框架为解决各级部门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主要矿产品国际贸易分析
郝晓晴,安海忠,刘晓佳,高湘昀, 丛 琳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35-43.  
摘要3077)      PDF(pc) (1459KB)(1129)    收藏
随着矿产品需求增长,国际矿产品贸易在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统计司(UN Comtrade)发布的国际矿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方法,计算了国际矿产品贸易复杂网络的密度、节点度、中心性、点强度、特征路径长度等复杂网络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了国际矿产品贸易网络的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矿产品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和进出口国家数量逐年增加,美国、中国、德国、南非、英国和加拿大在国际矿产品贸易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资源国的矿产品出口能力逐渐增强。受金融危机影响,矿产品贸易下降。2009年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局势下,矿产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步伐,矿产品贸易进入强劲增长期,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26. 主要矿产品国际供需形势分析
齐 海,郝晓晴,安海忠,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8-34.  
摘要3809)      PDF(pc) (1846KB)(1225)    收藏
以有色金属年鉴、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的权威数据对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镍矿石和钾盐全球主要矿产品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对储量和产量总结,分析了主要矿产品的国际供给形势,并对这几种矿产品的国际需求形势进行了详细地说明。研究总结了全球主要矿产品的供需形势:目前全球发现的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镍矿石和钾盐资源储量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些矿产资源的产量相对储量而言相当低。全球这5种矿产资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逐年增加,短期内不会出现资源消耗殆尽的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27. 美国、俄罗斯能源战略结构比较研究及启示
吕 娜,安海忠,于 光,高湘昀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3-17.  
摘要1158)      PDF(pc) (1205KB)(1042)    收藏
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大国,两国在能源战略制定上相对成熟又各具特色。采取对比分析法,分别从能源格局、能源的地缘政治和能源的法律框架3个角度对比分析了美国、俄罗斯两国的能源战略结构。探讨出对中国能源战略制定的3点启示:1)能源格局上,优化原有能源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地缘政治上,积极开拓能源新市场、避免军事外交、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3)能源框架上,关注新能源立法、扩大能源立法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28. 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安琪儿,安海忠,方 伟,何 波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7-12.  
摘要3358)      PDF(pc) (1146KB)(1273)    收藏
立足于国内外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从资本、技术与管理3个方面论述页岩气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介绍中国页岩气开发政府间合作、企业间合作的最新进展及其特征,最后就完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对外合作提出建议。从合作模式来看,中国公司对外合作模式不断发展,目前已有产品分成合同、组建合资公司、兼并与收购、服务业务承揽4种模式,其中采用最多的是股权收购的模式。从合作主体看,随着中国页岩气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页岩气开发中来,不仅有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还有很多其他企业。由于中美页岩气在地质条件、开发政策等方面有诸多不同,未来的国际合作应重点分析国内外差异,重视关键技术研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29. 全球能源管理体制分析
安海忠,钟维琼,何 波,丁颖辉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6): 1-6.  
摘要977)      PDF(pc) (1224KB)(1133)    收藏
能源管理体制(尤其是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是各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研究国外油气资源管理体制的模式和特点,有利于推进我国能源改革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完善。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管理体制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然后按地理区划总结了全球不同地区的能源管理体制特点,从管理机构、市场化程度和资源状况3个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能源管理体制,并列举出每一类型的典型国家。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为完善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30.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评述
高湘昀,安海忠,刘红红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6): 116-120.  
摘要1565)      PDF(pc) (867KB)(1487)    收藏

经济快速增长为资源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使得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为当前我国的一个研究热点。对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从内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评述发现,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研究尚浅,需要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城市中仍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